文章说,一方面,它们都强调中国“垄断”了全球97%的稀土产量,另一方面,它们却不约而同略去了中国的稀土储量仅占全球30%、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
“西方政治人物这种‘选择性失明’的做法,不仅曲解了中国在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等领域实行有序管理的初衷,也漠视了目前全球稀土生产和消费方面存在的极端不平衡状况。而多方数据都表明,中国稀土资源储量与产量之间的严重失衡,已成为中国越来越难以承受之重。”
同时,不断有国内企业界人士公开表示,稀土并不“稀有”,在全球具有广泛分布,因此中国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并不恰当。其针对的是2010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行业整合、减少出口配额以及环保等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组织企业联合对外博弈成为当务之急。
在陈占恒看来,当前稀土管理的实质是如何改变这个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稀土产业多年来形成了稀土企业散、乱、小的不利局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中国稀土产品的生产能力已经远超过国内外稀土总的市场需求,这是导致中国稀土价格长期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企业的声音也应为决策者重视。林东鲁说,应该根据稀土的储量和国家的需要来选择出口或者限制出口;比如储量特别大而且大家都有的就可以出口,而“大熊猫”这样的就应该进行限制,“留下的必须控制住,要首先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商务部肯定已经在考虑这个情况。”
如何从国家行政控制转到企业行为,这对于中国人还是一个尝试,“其实稀土行业跟所有的社会问题,比如住房等都一样,问题最终体现在对产业的管理上。”林东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