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家有卧床病妻智障儿 廖逊:坚守中收获精神快乐

2011-09-11 10:14

  

   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

 

  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

  这是廖逊在采访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他送给记者一本名为《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书,这本数万字的小书他每年都会翻一遍。他深受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意义疗法”和“存在主义分析”的观点所影响: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儿子发病那年我42岁,妻子坐轮椅那年我44岁,我本人还患有心脏病,在许多人看来,这样一个家庭已经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了。”廖逊说。如何照顾好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让他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他最终的选择是,用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有人劝过我放弃,给家里人安排好吃住,寻找另一种生活,可我做不到这么狠心,受不了那份良心折磨。与其过后再忏悔,不如从一开始就问心无愧。”

  此后,廖逊息交绝游,一心一意地埋头治学,挣钱养家。“16年来,我基本上不赴晚宴。”廖逊说,原本烟、酒、茶、咖啡、棋、牌、麻将、跳舞“八不染“的习惯继续保持,取消纯粹的应酬性交往,全心做好本职工作,把家庭照顾好。

  因为妻子没有医保,看病全部自费,长年以来,廖逊的工资收入是这个家唯一的经济来源,这个原本一心研究治学的大男人学会了对生活处处精打细算。

  “我手上的这块表,20块钱,时间挺准的。”廖逊乐呵呵地说,他常去博爱路批发一条街,那里能买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而且价格便宜。每年在海口的上海服装展销会一开,他总会抽时间去逛逛,能买到不超过50块钱的衣服和鞋子,既实用又实在。  

廖逊戴着在博爱商业街买的20元的手表
 

 幸福与否取决于主观意志

  人们会感叹于廖逊这些年的付出,他却认为自己从中收获了别样的快乐。“妻子的一个笑,就能让我感到快乐,收获简单的快乐,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廖逊说,他每走一步都会把所有的可能性想到,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一步一步走下去,稳稳当当的,尽量节省时间和精力。

  “我做事情是经过仔细的权衡,并不是大公无私,反而是斤斤计较、冷冰冰的算计,算得比谁都精。至于成功与否,只是个顺带的结果,可遇不可求。”廖逊笑着说,家庭的磨难让他选择简单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让他可以自由享受生活。

  “生活幸福与否,首先取决于主观意志。”廖逊说,谁都知道对付逆境和挑战,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见。《四书·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面对家庭的磨难,他的三大修炼带来三大癖好:一是读书成癖,二是运动成癖,三是艺术欣赏成癖。这些癖好让他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去照顾家庭,让他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去创造幸福。

 

[来源: 南国都市报] [作者:刘艳] [编辑:陈肖梅]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