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看似无伤痕 却伤害极大!撕开“爱的伪装” 教你识别身边的隐形家暴者

2021-11-26 11:35

image.png

法律专家 岳屾山:此举不仅是维权的直接途径,也是为了留下证据。遭受家暴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在持续的过程中,被家暴人员以往求助记录也可能在日后成为定案的证据之一。

image.png

今年9月,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反家暴法实施五年来,共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9.5万余份,有效预防了家庭暴力行为的激化升级。现实生活中,有的被家暴者,往往担心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遭到威胁而不敢报警。对此,《反家庭暴力法》明确,遭受家庭暴力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如果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image.png

法律专家 岳屾山:遭遇家庭暴力后,一定不要耻于或者不敢寻求法律帮助。我们必须明白,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味地隐忍只能使对方变本加厉,一次次测试自己的底线,暴力也会不断升级,最终甚至可能危及自己或者亲人的生命。

把家暴终止在伤害开始之前

奥地利诗人傅立特写过一首名为《暴力》的诗,他在诗里说,“暴力不是开始于一个人卡住另一个人的脖子,它开始于当一个人说:‘我爱你,你属于我!’”很多的家暴之所以隐蔽,就是因为它总是披着“爱的名义”。利用这份伪装,施暴者自认为家暴有理,受害者被这份虚假绑架,难以伸张正义。

反家暴,要从揭开这份虚伪开始。家庭本应是相互扶持的港湾,绝不是欺凌弱者的角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可以控制、伤害他人,即使是以所谓“爱的名义”。要维系家庭,先保护好自己,拿起法律武器,把家暴终止在伤害开始之前。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施路平]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