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并非家务事
国家社会家庭需合力应对
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探索将家暴防治延伸到婚前、离婚后及精神暴力等情形,但事实是精神暴力往往隐蔽性强,亲密关系中精神暴力的存在,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为普遍。家暴并非家务事,反家暴是国家、社会以及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需要合力应对。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法律专家表示,情感操控、言语暴力等精神家暴往往具有较强的隐秘性,也不容易留下物理性的证据,在实践中往往存在取证难的情况。
对此,全国妇联权益部发布《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明确,加害人保证书、承诺书、悔过书;证人证言、未成年子女证言以及受害人的陈述等,均可作为证明发生过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据,受害人注意保存或向有关部门申请查阅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