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暴的表现形式很多样。比如散布隐私,广东去年10月起施行的办法对此作出更细化的规定,明确将家庭成员之间的“侮辱、诽谤、散布隐私、威胁、跟踪、骚扰”等精神暴力,也纳入家暴范畴。同时,将“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明确为家庭暴力。
专家强调,对老婆孩子不理不睬,在家做“木头人”,进而给家庭成员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也属于家暴。此外需引起关注的是,发生在亲密关系之间的,“以爱之名”的情感操控,往往隐蔽性更强。
“我这样做是不对,但都是被你逼的”
“他为什么就跟你聊,他找你聊你就跟他聊? ”
“比你好看的多得是,也就我瞎了眼找你”
“你今天敢出这个门,我就死给你看”
……
当这些言语出现时,就要引起警惕了!据专家介绍,受害者往往会经历以下多个阶段:反复受到施暴者的语言打击,认为自己是错的; 因为对方若即若离的态度,产生情感依赖;最终丧失自尊自信,完全被施暴者控制,受害者在痛苦的同时,却无力逃离,从而酿成悲剧。
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李明舜:家庭暴力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权力控制,以贬低受害人的人格来摧毁受害人的自尊心、自信心、自我价值感,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这些都应该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