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赣州经开区金东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冬至日包饺子活动。陈燕红 摄
“培育式”激励
一场“夕阳圆梦 暖心陪伴”冬至活动结束不久,赣州经开区金东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又开始排练社区春晚节目,旨在增进邻里间的友情、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金东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赣州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之一。近年来,该区坚持以点带面、以点扩面,积极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党的阵地资源整合。
同时,该区积极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培育品牌,适时组织开展流动现场会和观摩会,加大评比考核力度,共同推动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赣州经开区“培育式”激励的做法,只是赣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组建市县乡微信工作群,上级指示精神、工作提示、每月活动清单等直达乡镇一级,实时调度指导各地工作开展。
赣州还组织人员赴贵州龙里县、江苏贾汪区以及萍乡、鹰潭、上饶等地学习考察,并分批次到寻乌、瑞金学习互鉴。
鼓励创新创造,赣州各地发挥首创精神,结合实际,创造特色,试点局面百花齐放,掀起比学赶超的文明实践热潮——
寻乌县推进“六有”阵地建设,打造“理响寻乌”“百姓名嘴”“我向国旗报个到”等宣讲和活动品牌;
(视频:寻乌“百姓名嘴”走进田间地头宣讲。)
瑞金市推动文明实践“百红工程”,出台激励机制,志愿服务氛围更加浓厚;
章贡区常态化开展“名系列”“理润讲堂”活动,实现百姓点单、名家接单;
上犹县提出打造三条“文明实践示范带”思路,鼓励“站站”创特色;
兴国县发放“文明幸福卡”,搅动群众踊跃参与文明实践;
全南县推出“五声工作法”,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谈有“笑声”、走有“送声”、事有“回声”;
……
此外,赣州还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向高校和企业延伸,江西理工大学等6所市直(驻市)高校已挂牌实践中心,38个企业建设了实践站。
岁末年初,文明新风赣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