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整合
“吃饭了!”1月4日中午,在龙南市临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招呼着大家到所内的孝老食堂吃午饭。简单的几个菜,老人们却吃得很开心。
依托祠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临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便是一个典型。该文明实践所原为“许氏宗祠”,周边建有学校、广场,离圩镇较近,平时人气很旺。
临塘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本地实际,将理论政策学习、技能培训、移风易俗宣传、文体活动、感恩奋进教育等均纳入其中,成为该乡群众开展活动的“主阵地”。
龙南将旧祠堂打造成集文化舞台、村史馆、图书阅览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并结合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示范点。
近年来,赣州市委高度重视,设立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充分保障人员经费,并将文明实践列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内容,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考核,作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内容,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的工作格局。
以龙南为例,赣州以“1+N+N”“一站多点多基地”模式,将闲置学校、老旧村部、祠堂等场所规范化打造综合体,目前建成的实践站中,极大部分建在人口集中的地方。
瑞金红都大道社区依托闲置楼房、老祠堂、小广场建设实践站,每天有几十人参加活动;章贡区火燃村依托蘑菇种植扶贫车间建实践站,2020年4月以来吸引游客和学生参观研学3.6万人次。
(视频:火燃村,研学人员络绎不绝。)
同时,赣州各地实践站打破壁垒,合理设置功能分区,推动基层组织、宣传、统战、综治、工青妇等各条块资源高效流通互动,初现“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
网上网下“一体化”整合。赣州依托客家新闻网,正在推动“学习强国”赣州学习平台、客家新闻网融媒体中心与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中心一平台”融合建设,助推文明新风吹进网络世界。
寻乌县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行后,实现阵地、队伍、活动和志愿服务管理一体化。如今,寻乌被列为全国“先行示范区”之一,并在全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上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