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海口迎宾大道一辆水泥搅拌车行驶时将经过的一辆电动车碾压,电动车车主双腿被轧;11月24日,一辆大货车在灵桂大道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电动车车主被碾压身亡……”今年以来,海口发生多起大型车辆“吃人”事故。而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源于大型车辆视野存在盲区。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近日,海口网记者走访海口各大主干道,关注大车盲区,倾听市民、司机关于消除大型车辆盲区的建议,呼吁大家携手共同关注交通安全,让“马路杀手”销声匿迹,让悲剧不再上演。
路遇大型车辆 主动避让是市民首选
一辆水泥搅拌车进入工地,电动自行车强行从盲区通过。陈家煜 摄
“很多意外事故发生,当事人都存在侥幸心理。”市民黄女士认为,不少人都抱着“车能看见我”“车会躲开我”“车不敢撞我”的想法,即使大型车辆在侧,也依然我行我素、毫不畏惧地试图抢行,导致发生悲剧。“我其实特别反感大货车在禁行时段出现在市区,特别是在高峰期,可能会存在货车超载、疲劳驾驶、超速等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黄女士说,她希望大家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大型车辆错峰上路,减少事故发生。
“我几乎都会避开大型车辆驾驶,宁愿多等一会儿,不去抢那几秒钟。”市民雷先生说,他的代步工具是电动车,为了安全起见,每次遇上大型车辆时他都会主动避让。“像大货车、水泥搅拌车之类的大型车辆,不应该在白天车流量较大时驶入市区,一是带来了污染和噪音,二是海口的电动车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海口市区内大型车辆的身影较多出现在丘海大道、南海大道、椰海大道等路段及各大港口附近。有市民建议在大车后视镜上加装多个盲点镜,消除盲区。当车辆准备变换车道或转弯时,方便驾驶员看清侧后方的路况,确定安全后再变线或转弯行驶。有的市民认为,大型车辆可配备相应的汽车盲点辅助系统,解决后视镜盲区问题。当有车辆进入盲区,后视镜内LED警示灯亮起,提示驾驶员此时变换车道可能会发生碰撞,若驾驶员仍打转向灯准备变换车道,系统就会发出声音报警,同时警示灯闪烁,从而达到提前警示、预防侧撞的目的。
今年9月30日,海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公民应当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与安全,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安全头盔。不过,还是有部分电动自行车车主不以为然,并未佩戴安全头盔,假如遭遇车祸,或是与大货车相撞,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