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海口迎宾大道一辆水泥搅拌车行驶时将经过的一辆电动车碾压,电动车车主双腿被轧;11月24日,一辆大货车在灵桂大道与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电动车车主被碾压身亡……”今年以来,海口发生多起大型车辆“吃人”事故。而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源于大型车辆视野存在盲区。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近日,海口网记者走访海口各大主干道,关注大车盲区,倾听市民、司机关于消除大型车辆盲区的建议,呼吁大家携手共同关注交通安全,让“马路杀手”销声匿迹,让悲剧不再上演。
路遇大型车辆 主动避让是市民首选
一辆水泥搅拌车进入工地,电动自行车强行从盲区通过。陈家煜 摄
“很多意外事故发生,当事人都存在侥幸心理。”市民黄女士认为,不少人都抱着“车能看见我”“车会躲开我”“车不敢撞我”的想法,即使大型车辆在侧,也依然我行我素、毫不畏惧地试图抢行,导致发生悲剧。“我其实特别反感大货车在禁行时段出现在市区,特别是在高峰期,可能会存在货车超载、疲劳驾驶、超速等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黄女士说,她希望大家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大型车辆错峰上路,减少事故发生。
“我几乎都会避开大型车辆驾驶,宁愿多等一会儿,不去抢那几秒钟。”市民雷先生说,他的代步工具是电动车,为了安全起见,每次遇上大型车辆时他都会主动避让。“像大货车、水泥搅拌车之类的大型车辆,不应该在白天车流量较大时驶入市区,一是带来了污染和噪音,二是海口的电动车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海口市区内大型车辆的身影较多出现在丘海大道、南海大道、椰海大道等路段及各大港口附近。有市民建议在大车后视镜上加装多个盲点镜,消除盲区。当车辆准备变换车道或转弯时,方便驾驶员看清侧后方的路况,确定安全后再变线或转弯行驶。有的市民认为,大型车辆可配备相应的汽车盲点辅助系统,解决后视镜盲区问题。当有车辆进入盲区,后视镜内LED警示灯亮起,提示驾驶员此时变换车道可能会发生碰撞,若驾驶员仍打转向灯准备变换车道,系统就会发出声音报警,同时警示灯闪烁,从而达到提前警示、预防侧撞的目的。
今年9月30日,海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公民应当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与安全,驾驶和乘坐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安全头盔。不过,还是有部分电动自行车车主不以为然,并未佩戴安全头盔,假如遭遇车祸,或是与大货车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司机:是真的看不见!大家需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秀英港附近来往大货车较多。卢海浪 摄
11月30日晚,在海口金濂路,混凝土搅拌车司机王先生正等着浇灌砼。他告诉记者,他开大型车辆6年多了,眼看着海口近年来的道路规划越来越明确,安全隐患也正在逐年减少,他们开车上路是越来越放心了。“只要大家都在自己的车道内开车,不管是大车、小车还是行人,在过马路时都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就能减少很多。”此外,王先生介绍,他所驾驶的水泥搅拌车车身上贴有“盲区”“危险”“请勿靠近”等字样,希望市民在靠近大车时能够主动避让,切勿靠近。
“没有安全意识的司机,永远无法保障安全。”同样有着多年水泥搅拌车驾龄的林师傅则表示,大车的半盲区是在驾驶室的前方以及驾驶室两侧,全盲区则主要分布在车身左右两侧以及车辆后方,斜后方镜子看不到地方,对于驾驶员来说便是盲区。此外,车身越大,盲区越大。“我们在上路时尽量注意安全行驶,在市区内更是谨慎又谨慎。”关于如何减少大车驾驶时的视线盲区,林师傅无奈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即使加装凸面镜,依然会存在盲区,尤其是在一些偏小路段,车道不明显,那只能靠个人的安全意识,驾驶员变道或拐弯前,要提前观察,注意路况。”
海口道路交通标识明确清晰,但也存在部分大货车不按规定行驶。卢海浪 摄
根据海口市近年来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发生的涉及大型车辆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结果显示,因忽视“内轮差”发生吞车卷人的惨剧占主要原因。由于大型车辆的车型特殊,存在视线盲区,尤其是在路口转弯时,前轮和后轮之间会有一个行驶轨迹差,俗称“内轮差”。后轮并不会完全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大型车辆车身越长,“内轮差”越明显。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在路口等待通行时,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且无法判断大型车辆右后轮的行驶轨迹,因离大型车辆太近被碾压导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杜绝事故发生需“三路并进”
海口龙昆南路与海德路交叉路口的“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陈家煜 摄
为有效预防大型车辆因“内轮差”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日前,海口公安交警在龙昆南路与海德路交叉路口、椰海大道与迎宾大道交叉路口、新埠路与新埠大道交叉路口、丘海大道与滨海大道交叉路口、椰海大道与新大洲大道交叉路口5处路口试点划设“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醒目的红色警戒带可有效提醒大型车辆,尤其是大货车驾驶人在右转弯通行时注意“内轮差”,并控制车辆的转弯半径;同时,也能警示过往的非机动车及行人,在遇到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右转弯时进行避让,不可在此区域停留。
尽管路面设有“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但仍然有行人在危险区域内。陈家煜 摄
据海口公安交警介绍,“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是根据路口转弯半径、横截面、车道分布、车辆行驶轨迹等实际情况,精确测算大型车辆在右转时的内轮差和行驶轨迹而进行施划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下一步,海口公安交警将根据试点取得的效果,在全市范围内主要道路交叉口逐步推广。
海口公安交警提示,大型车辆驾驶人在路口转弯时,应注意减速慢行,预防因视觉盲区和“内轮差”引发交通事故。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勿在红色“右转弯危险区”停留,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交警部门介绍,“右转弯危险区”警戒带的施划仅是对行人及车辆的一种提示,要想真正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还需要从安装车辆盲区预警系统、加大运输公司的监督管理和增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三个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根据《条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文明出行,建设实时、自动、全覆盖的道路监控系统,实现道路交通管理执法的常态化,依法制止交通不文明行为,及时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他山之石:
据中国交通在线报道,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大货车盲区造成的交通事故,山东招远交警大队与相关运输公司交流,成功研制开发出“大货车盲区视频监控及语音提醒系统”,并在62辆运输大货车上全部进行了安装使用,效果良好。该系统将“货车盲区视频监控”与“倒车转弯语音提醒”相结合,实现画面和声音的同步,有效控制和降低了车辆在转弯、倒车时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货车盲区视频监控”是由一台7寸两分隔屏车载显示器、两个后视摄像头组成(一个140度视角、一个180度视角,带夜视功能)。显示器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上,以便于驾驶员随时观察画面;140度摄像头安装在车辆右侧反光镜的支架上,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及时发现车辆右侧的行人或车辆;180度的摄像头安装在车辆后部,承担“倒车影像”作用,通过这个摄像头可以在倒车时实时观察车辆后方的行人或障碍物。
“倒车转弯语音提醒”是将车辆转弯指示灯和倒车灯的线路接到声响喇叭上,将车辆倒车和转弯通过声响喇叭进行播报提示,当行驶车辆打转向灯转弯时喇叭就会发出“车辆左转弯请注意”“车辆右转弯请注意”的提示音,当车辆挂入倒档倒车时,喇叭就会发出“倒车请注意”的提示音,提醒车辆周围的人员注意安全。
“大货车盲区视频监控及语音提醒系统”,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显示屏随时观察车辆盲区路况,消除了行驶盲区;同时,语音播报装置可以提醒车辆周围行人注意观察和避让,行车安全性大大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了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记者卢海浪 陈家煜 摄影报道
(海口网12月3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