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昌江洪水村村民迁出古村落 立足船型屋保护陷尴尬

2011-09-19 09:42

  茅草屋无人烟,就会逐渐腐烂。(记者 霍筱薇摄)

 

  即将失传的黎族船形屋营造技艺

  洪水村村民留弃在旧村里的,不仅是船型屋,还有在这建筑中上演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

  林庆介绍,村里人从小耳濡目染,大多延续了传统的黎族船型茅草屋建筑技艺。“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已经不太会盖茅草屋了。”林庆说:“搬到水泥砖瓦房住之后,村民也不再维护船型屋,这项技艺很快就会消失。”

  改造后的茅草屋,仍保留金字形茅草屋的原貌,屋内原木色家具、柜式空调、卫具浴具却一应俱全。(记者 霍筱薇摄)

 

  走进去洪水村任何一间船型屋,就会发现,看似简单的茅草屋也需要细致的营造技艺。洪水的船型屋属于落地型,这是一种吸收了部分汉族建筑技艺的黎族建筑。虽然茅草屋直接建在地上,但屋内的地面是用黄泥反复捶打晒干过的,十分平整坚硬。支撑整栋房屋的木柱多是心材,下面垫有石块。墙用白藤藤条编织成框,再在上面糊上稻草泥。特别是屋顶,并不是简单的铺上茅草,而是在藤或竹编成的屋顶架上,一层层细致铺上按一定形制编织的茅草毡,这也是使得茅草屋比一般房屋更加凉爽的关键。

  船型茅草屋需要时时维护,茅草更需常常更换。特别是最上层的茅草,半年左右就要更换一次,才能使得整个屋顶历久不腐。林庆说,以前洪水村附近的山上有着丰富的盖房资源,比如茅草、木料、竹子。村民搬进砖瓦房后,不再需要修补茅草房,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些盖房的材料了,尤其是茅草。

  采访时,正值傍晚,洪水村一间间船型屋在细雨中尤显落寞,仿佛在等待着主人回来。

 

[来源: 南海网] [作者:符泽亢 霍筱薇] [编辑:陈肖梅]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