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昌江洪水村村民迁出古村落 立足船型屋保护陷尴尬

2011-09-19 09:42

  洪水村被称为海南最后的草屋部落,是昌江唯一保留传统黎族民居的村庄。(记者 霍筱薇摄)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所在地示意图(资料图片)

  以树干作为支架,竹竿编墙,外糊稻草灰泥,房顶再戴一顶细密的“草帽”,这就是昌江王下乡洪水村充满浓郁海岛民族风情的船型茅草屋,堪称黎族文化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村民迁入了不远处的砖瓦新房,如今洪水村的黎族传统民居船形屋渐无人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它的保护又面临尴尬。

 

  洪水村的金字形茅草屋既保留古代黎族住宅的营造技艺,又融合了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是迄今海南保存最完整的金字形茅草屋部落,堪称黎族文化的活化石。(记者 霍筱薇摄)

 

  渐渐破败的黎族船型屋村庄

  9月15日的下午,南海网记者从王下乡政府出发前往洪水村。去年5月,洪水村就通了水泥路。尽管山道蜿蜒曲折,但车行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洪水村。

  从村口的山上往下望,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金字形茅草屋闯入视线。虚掩在翠绿的椰树里的“金”字形茅草屋簇拥在一起,若隐若现。许多来到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的摄影爱好者,都喜欢从山上往村子里定格下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

  可是走进洪水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曾经鸡犬相闻的热闹黎族村寨,已是寂然无声。带路的王下乡干部说,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今年年初,洪水村的大多数村民已迁入了不远处的砖瓦新房,仅剩为数不多的老人和新房没装修好的村民居住在茅草屋中。

  村民林庆的祖母韩眉头仍坚守在茅草房里,她也是村寨里最年长的人,现已106岁。在昏暗的茅草房里,记者见到了韩眉头老人,老人的面部和手脚,都保留着黎族特有的纹身图案。由于患白内障双目已失明已30多年,行动不便且说话困难,老人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孙子林庆给她送来。

 

[来源: 南海网] [作者:符泽亢 霍筱薇] [编辑:陈肖梅]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