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道中华丨茶,为什么在唐代被各民族奉为公认的“国家级饮料”?

2022-11-28 14:09

内开外掘:茶性、精神与推广大使

1.茶的功效。唐人对茶药用的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众多医、药、经、史文献中都有论述,如苏敬《唐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孟诜《食疗本草》、孙思邈《千金要方》、陆羽《茶经》以及诗词歌赋和散文作品等。我国学者根据五百种左右的有关资料将其中有关茶叶医疗效用的内容总结成茶的传统功效二十四项: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通便,利水,治痢,祛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所列茶的功效,有些已经超出了医药的范围,属于保健的范畴了,如醒酒、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茶有如此众多的功效,可止渴生津,满足人们对味觉的需求,还能保持头脑清醒,长期饮用对人的身体有保健作用。并且在茶叶普及后,茶的价格并不昂贵,一般人都消费得起。茶自身的这些优点,是茶能够被人们接受并迅速传播的最根本性的原因。

image.png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image.png

唐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唐鎏金团花银碢轴。(图片来源:法门寺博物馆官网)

2.佛教和道教的引领饮茶之风。唐代佛教和道教盛行,佛教最重要的修行之一便是坐禅。坐禅很枯燥,容易昏昏入睡,难以达到求佛的目的。茶驱睡魔的功效有助于佛家修禅,于是茶在各名山大川的寺院中广泛种植,僧人饮茶之风极为盛行。僧人饮茶成风,民间奉佛者自然转相效仿。道家跟佛家不同,道家信奉神仙,讲求方术,重视养生,茶提神、解乏、保健的功效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可以说,佛教和道教在唐代被推广的同时,也带动了饮茶风气特别是北方饮茶风气的传播。

image.png

唐代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图片来源:赵州柏林禅寺官网)

3.陆羽的大力推广。陆羽之前,尽管南方饮茶已经比较普遍,北方也开始饮茶,但是人们对茶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不了解,对茶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没有系统的论述,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陆羽生于茶乡,长时间与茶打交道,掌握煎茶的技艺,与皎然等众多茶人颇有往来,他具备了写作一部关于茶叶的著作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茶经》“分其源,制其具,敎其造,设其器,命其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对我国乃至世界茶叶开发和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08389d9efddcd57e67b12d83dfc67339_22112840.jpg

湖北天门陆羽公园雕塑。(作者 供图)

4.文人的推崇宣扬与政府的宣导。茶能涤烦提神、醒脑益思,又能够愉悦精神、修身养性,特别是陆羽提升了茶的文化品位后,茶代表着高洁、脱俗,与文人们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正如诗僧皎然所言“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他们进行对弈、弹琴、赏竹、观景等活动时,总要一壶香茗相伴。在茶香的陪伴下,他们创作了大量的茶文、茶诗、茶画、茶歌。他们执社会文化活动之牛耳,他们借茶抒发一己情怀的同时,又提升了茶的文化内涵,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文人的嗜茶、赞茶之风,相互之间赠茶、谢茶、敬茶,引领着社会的新风尚,在这股新风的吹拂下,茶逐渐渗透到寻常百姓之家。

文人之间的这股潮流自然会波及到皇室、王公贵族,他们对茶的需求也旺盛起来,皇帝提倡饮茶,热衷于茶事,还经常向大臣们分茶、赐茶,朝廷之中的饮茶之风也很兴盛。并且,他们一般都需要好茶,这在客观上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唐代名茶大量涌现。唐代宗开始(762年),为满足宫廷对名茶的需要,建立了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贡茶制度。宫廷对贡茶的需要及因此而设置的贡茶制,客观上刺激了茶叶的生产,推动了饮茶之风在全国的传播与推广,并对兴起竞制佳品名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系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bfc3732efff950cbdf970c92dd1ce4d8_22112841.jpg

宋时磊,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写作》杂志编辑部主任,兼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秘书长、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文化史,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核心期刊发表茶史及茶文化论文、译作70余篇。出版《唐代茶史研究》等学术专著2部,主编教材和论著3部,参编教材2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日应对西方茶叶贸易质量规制的路径比较”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西南茶马古道文献资料整理与遗产保护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刘梦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

[来源: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时磊 刘梦灵] [编辑:施路平]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