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墓园内的“寿”字碑。记者苏弼坤 摄
“寿”字碑
古代书法艺术珍品
“寿”字历代书法家的写法众多,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能写出一百多样的字形,奥妙无穷,所以有人称之为“寿”文化。
海瑞给其母亲书写的“寿”字更有特点,不仅记载在各种文献中,被当作古代书法艺术珍品,还刻于石碑上,陈列在海瑞墓园的碑廊中。
“海瑞的‘寿‘字碑,呈竖长方形,碑上下高1.19米,宽0.635米……”陈涛介绍。该碑呈竖长方形,碑面中心阴刻一个巨大的“寿”字,几乎占去了碑面的大部。“寿”字刚劲有力,一气呵成。有趣的是,有人能从“寿”字中释读出“生老百年”和“生母七十春来寿”等字。据说还有的人能释读出15个字,新意迭出,让人叹为观止。
关于“寿”字碑的故事,据说海瑞的母亲谢氏28岁时就守寡,她“励节自守”教导海瑞,抚养其长大成人,所以海瑞非常敬重他的母亲,感情极深。海瑞在淳安县任知县时适逢其母亲70大寿。他除给年迈的母亲买两斤肉外,其他一无所有,于是在感慨万千中,提笔写下这个“寿”字送给母亲,祝愿她老人家长命百岁。海瑞的“寿”字既蕴含了他的“情”,也包含了他的“性”。海瑞每到一地任职,总要带着年迈的母亲随往。后来,海瑞到京城做官,习惯了南方生活的母亲受不了北京冬天的寒冷气候,海瑞就让夫人陪其母亲在江西兴国暂住。
然而,担任17年海瑞墓园管理处负责人的陈涛向记者道出了他内心的疑问,如若“寿”字碑是海瑞为其母祝寿而写,为何在落款处写上“海瑞书”?而不是“儿 海瑞书”?这样不亲近且生疏的落款,不像是为了母亲祝寿而写。陈涛认为,这个“寿”字,或许是海瑞的同僚抑或是仰慕海瑞书法的后生,向海瑞求的字。但历史真实情况如何,也难以深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