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民预警
诈骗是一种需要互动的犯罪,受害者一方的配合参与是犯罪完成的重要条件。在研究者们看来,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反诈还有条捷径未被深入开发。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反诈研究团队成员 谢玲:只要被害人这一端,能够了解这些骗术,被骗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所以即使我们现在认为诈骗的技术方面一直在更新,一直推着实务在走,但其实不管用什么样的诈骗手段,不管黑灰产业链多么强地支持推动,我们压根就不信你,这些犯罪手法是没有作用的。
观察整个犯罪链条可以发现,警方接到报案时,犯罪已经完成。那么,在犯罪进行时,警方能否寻找途径,在犯罪中端及时介入,并进行有效干预呢?
反诈骗预警劝阻是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反诈联动机制,公安部、省、市、县四级公安机关联动,24小时不间断,研判出可能被诈骗分子锁定的目标人群,根据不同的危险等级进行电话预警、上门劝阻等干预行动。
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指挥处副处长 何贵莲:以往等我们民警到场的时候,经常是事后,老百姓已经被骗了,钱已经给骗子转走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甚至我们觉得我们当警察,怎么当到被骗子牵着鼻子走这个份上了。我们现在上门做劝阻,赶在骗子骗到他,把钱财转出去之前,提前找到他,告诉他这是诈骗。
与诈骗分子抢夺时间是预警劝阻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实践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有时候民警及时找到了受害者,劝阻也未必顺利。
这是武汉警方在上门劝阻时遭遇的情况,受害人被深度洗脑后,往往分不清手机另一端的警察和眼前的警察谁是真,谁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