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综合体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给予小区老年人以特别的关注。除了这个之外,其实,这两年,我国还在200多个地区进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改革试点,一些地方为此特别建设了养老综合服务体。
上午十点,在成都市金牛区的友联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4岁的赵玉珍老人正在做早操。作为一名全托老人,她不仅吃住都在这里,每天还可以和其他老人自愿参加中心组织的运动、拼图、打牌等休闲娱乐活动。

成都市民 赵玉珍:照顾得好,像亲人一样的,有家的温暖,就像亲人一样的,都喜欢我。
作为成都首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这家服务中心今年3月刚正式运营,记者看到,这里有健康评估室、康复室、养老房,能为社区内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医疗等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相比传统的机构养老,这种立足社区的服务中心,收费却并不高,而是根据每位老人所需要的实际服务收取不等的托管费用,像赵玉珍这样的全托老人,每个月仅需要支付3000元。
成都市民 赵玉珍:我自己在家做饭好单一,一个菜一个汤,多了吃不完,这里有三个菜,两荤一素一汤。

除了日托、全托等服务,这个社区养老综合体还依托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为辖区196位老人提供着居家养老服务。而像这种社区养老综合体,成都采取的是公建民营的模式,就是在政府修建之后,引入第三方机构管理运营,最终按照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为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

成都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邓祥莉:我们把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枢纽设施进行重点打造,今年我们将有22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成并投入运营。我们计划2022年,全市所有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将实现全覆盖。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已经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都在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所以未来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还是放在居家和社区。
按照计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要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多样化水平。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董羽 河南台 四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