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百看不厌的海口东寨港

2018-01-17 08:57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颇受外国友人青睐。记者石中华 摄

  打造世界生态文明样本

  2016年5月21日,东寨港保护区工作人员观测到1只戴环志的黑脸琵鹭,经鉴别为当年初在东方获救助并戴环志的247号黑脸琵鹭。这是海南首次在相隔较远距离发现同一只黑脸琵鹭,对研究黑脸琵鹭的迁飞规律很有意义。据调查,每年到海口越冬的鸟类超过数万只,其中白鹭最高峰时达2万只左右。

  “只有生态环境更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生物来这里安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12月,市政府投入5500万元,对保护区内2439亩的养殖塘实施退塘还林工程,该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中规模最大的退塘还林工程。经过180天的艰苦奋战,退塘还林工作最终如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协议签订、面积测量、养殖塘类别界定、补偿款发放等工作。

  2017年12月3日,中国林科院热林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建立中国科学院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研究站。该站是国内首个以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湿地生态站,研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资源,提高红树林湿地管理水平。

  “海口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4种湿地类型。”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院长张明祥说,其中最为丰富和多样的是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为了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东寨港一直引进培育红树新品种,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1985年开始,从文昌引进了海桑、瓶花木、木果楝、无瓣海桑等品种,从三亚引进正红树。1998年,从澳大利亚引来木榄、柱果木、角果木等,从墨西哥引进了阿吉木、美国大红树、拉观木等品种。随着东寨港环境越来越美,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在这里安家。接下来,海口还将全力提升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和管理水平,将东寨港打造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态文明样本。

  记者祝勇 实习生周川杰

  (海口网1月17日讯)

 

 

相关链接: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首次越冬水鸟类同步调查
候鸟齐聚海口东寨港
东寨港观白鹭
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候鸟过冬

 

相关链接:
海南省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续迎来候鸟过冬
东寨港观白鹭
候鸟齐聚海口东寨港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首次越冬水鸟类同步调查
[来源: 海口网] [作者:祝勇 周川洁] [编辑:陈家煜]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