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被新华社誉为影响整整一代人的汪国真为何被诗歌圈远离

2015-04-27 10:36

  从未被接纳的现象级诗人

  但是,已经达到“现象”级别的诗人汪国真和他的诗歌,在诗歌界却仍然处在一个诡异的状态。

  尽管会被邀请参加、出席不少诗歌活动,作品也终于在严肃文学刊物发表,但是汪国真从来没有被诗歌圈真正接纳。当时有很多诗歌评论认为,汪国真的诗歌“肤浅而单薄”,是“格言体”和“心灵鸡汤”。

  “海子死了,汪国真诞生了。”文艺批评学者朱大可把回忆汪国真的诗歌称作“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他把这位诗人比喻成“肤浅的诗坛流行歌手”,称人们需要这种轻盈的“哲思小语”,是为了滋润营养不良的文化颜面。而多数诗人对汪国真的诗根本不愿意谈论,提起他的名字,也只是笑笑。

  2009年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上,青年诗人肖水见到汪国真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那。“不管是60后、70后,还是80后,没有人过去跟他交谈,大家只是在背后指指点点,当成笑谈。”肖水向早报记者描述。

  记者昨天通过各种方式,希望联系些与汪国真熟悉的诗人,但所联系的诗人和他都无甚交往。《诗刊》编辑彭敏说,不知道谁和汪国真熟悉,“作协不太和他玩”。和汪国真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供职的李云雷说,汪国真在院里的形象是低调、温和,除了开会很少见到,也没听说谁和他有很多交往。

  汪国真显然很清楚这些评价和说法,他说,20多年来,异样的声音从未消失过,自己却从未为此烦恼过。得不到诗歌界的承认,诗人们“不和他玩”,他也不和他们玩。实际上,近些年,汪国真离汉语新诗很远,他开始写旧体诗、题字卖画、出音乐专辑,一会去主持,一会上综艺节目,风生水起。

  但是,他知道,无论做什么,人们冲着的还是“诗人汪国真”而来,他的一切都是开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形成“汪国真热”,他的诗歌为何会在大众里获得如此广泛的喜爱,而诗歌界却总是嗤之以鼻?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思想迎来了又一次转型,尤其是1992年的思想大解放。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勃兴,那个时候中国开始流行健美裤、麦当劳、“四大天王”。曾胡对早报记者说,人们对诗歌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逐渐开始厌倦了朦胧诗、海子那种沉重和严肃。

  “希望读更轻松和愉快的。”李云雷也认为,汪国真的诗歌契合了当时的时代精神转型。

相关链接:
诗人汪国真今晨去世
诗人汪国真去世 曾专门为海南创作《海南,我们来了》
汪国真1991年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照片曝光(图)
汪国真追悼会30日举办 亲人:病得突然
著名诗人汪国真去世享年59岁 习近平曾引用其诗句
著名诗人汪国真去世 他的诗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来源: 东方早报] [作者:] [编辑:李帅锋]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