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领域受冲击最大
服装、家电、3C产品
今年销量下滑高达50%
真切感受到寒意的商家,远远不只东方广场。
海口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铁冰观察发现,与2010年相比,海口的不少个体服装店消失了,估计减少了50%以上,纷纷改为经营餐饮、休闲娱乐等。
海南海口、琼海等地一些服装店主、3C产品经销户介绍,今年的产品销量下滑明显,下滑幅度达30%-50%。因降低产品售价,商家的利润纷纷被压缩,从以往的盈利转为微利甚至亏本。
“在海南,受电商冲击最大的领域主要是三大块:服装,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3C产品以及家电。”张铁冰说,自2010年以来,海南电子商务交易额呈现逐年成倍增长态势。据淘宝网的数据,海南2010年的淘宝交易额达到14亿余元,今年一季度的淘宝交易额已达16亿元。
2013年,海南网民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上支付这四类商务交易类应用的使用率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5、6.6、2.4和5.4个百分点。“与全国有些省份相比,电商对海南实体商业的影响相对而言更大。”业内人士指出。
拿什么与电商竞争?
一些实体商家指出,与实体店相比,网店因经营成本低,在产品售价方面有优势。同时在网上购物比较方便,电商没有商圈的制约。“价格便宜、购买便捷,产品多样化,称得上是网上购物相对传统购物最大的优势。”
降价促销并非“救命稻草”
陈骏孺是海口泰龙商城的个体经销户,已在商城内卖了十年的鞋子。一直专卖某品牌鞋子的陈骏孺,2014年调整了经营思路,改卖多个品牌鞋子。“以前专卖的那个品牌鞋子在网上可以买得到,价格比较透明,没有利润,只能改卖一些网上不容易买到的。”陈骏孺说,近两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2014年特别难做,电子商务对实体商铺的冲击不小,“网上的鞋子价格更便宜。”
“实体店有房租、水电、人员等各种成本,而网店成本没那么大,自然在商品价格上有竞争优势。”陈骏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员工的工资也不断上涨,与去年相比,店里已经给员工涨了30%的工资,同时房租也上涨了10%左右。
近两年,面对电商的冲击,海南实体店采取最多的应对手段是推出促销活动。与前几年相比,打折的力度越来越猛。不过一些商家坦言,商场在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增加了,促销效果却并没有往年好。
服装品牌欧时力的海南代理商陈春兰强调,经营渠道也带来海南实体店商品价格竞争力不足。以欧时力为例,北京、上海等地的欧时力专卖店属于欧时力公司的直营店,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可以提供更低的折扣销售,而因市场消费量有限等原因,海口欧时力属于代理商经营。
主题店、社区店正在兴起
业内人士认为,电商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与加大促销力度相比,商家更需要的是经营模式的调整。
目前在海南,一些实体店除进行产品调价、压低利润空间外,还纷纷注重差异化经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超市、商场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单品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大利好。”业内人士介绍,商家推出的个性化产品越来越多,不少商业形态走进社区。主题店、社区店等在海口正得到发展,家居用品等商铺经营者们,在高租金的压力下,渐渐不再青睐繁华的街区,而是考虑租金较为便宜的社区商铺,直接面向居民。
而在海口上邦百汇城商业总监谭杰看来,电商所售产品便宜,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对电商的监管不够有关,包括产品质量监管、税费收取等,“随着国家对电商监管的加强,电商与实体店将迎来一个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对实体店来说是一大政策利好。”
“体验”服务如何做足?
“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商铺,但商铺的业态要有所转型,需要通过人的服务来提供或增加商品的价值。”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实体店要真正去做好服务,做好客户体验,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
满足个性化需求不让客户溜到“线上”
尽管服装行业实体店受电商的冲击很大,但欧时力海南销售门店并未受到电商多大的影响。“这两年销售业绩不错,2013年几家门店的销量比前年增长12%,2014年的销量大概与去年持平。”陈春兰说。
陈春兰认为欧时力之所以受到电商的冲击较小,在于有一批忠实客户。这批客户相信欧时力的品质,注重在店内的体验。“欧时力的当季畅销款一般不会在官网上销售,同时欧时力服装通过手工制作等,不容易被模仿。”
欧时力的例子,凸显出实体店体验功能与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从目前电商影响实体店的领域看,影响最大的是同质化、标准化的商品,顾客可以在线下体验后,在网上选择更低的价格购买。
中低档商品的经营者,今后去开实体店的将会减少,品牌商开实体店的反而会增多,他们将实体店作为商品展示的窗口,起着给顾客试穿、搭配、设计等作用。网上的女装店跟风的较多,仿品较多,缺乏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实体店有其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