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张运鑫介绍,福林村村民皆为张姓,老屋原为张氏祠堂,供奉着张氏的历代祖先,第一代族人叫张基淳,两百多年前从三门坡镇加乐湖村迁至此,该老屋有可能是张基淳之子或其孙于道光年间修建,距今约一百年。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老屋先后经历了六次角色的转变。先是作为张氏祠堂,日本侵华时一度成为日军指挥所,解放初期改为村小学学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用作福林生产队办公室,设有村务公开栏,据悉,这可能是中国农村最早的村务公开栏,上文所提的墙上标语即为那时所留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再改作生产队的谷仓;如今,老屋作为杂物间,凌乱堆放着木材及杂物。
昔日,村民们将公田所收的田地租作为公款用于祠堂的祭祖活动。如今,老祠堂所祭祀的祖先排位虽然不复存在,可福林人仍将祖辈们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沿袭了下来。每年正月初十,全村老少均摆酒设宴,集中宴饮祭祖。
这座老屋见证了福林村的历史,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福林人的记忆和情感,它的故事也折射出近代中国的变迁,今天的老屋必将焕发出新生的色彩,伴随着福林人共同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