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开木门走进老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间一面墙上的红色大字:“学理论,举旗抓纲学大寨,誓把福林山河重安排。”左手边的墙上印有标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右手边则是“学习栏”、“公布栏”。在两侧纵梁与金字形屋顶所构成的小三角形里刻有莲花瓣花雕,其左边尚保留完好,而右边则了无踪影。正屋内左右两侧各立有一柱子,其底端石墩长满了青苔泛着墨绿,在柱子下端有处烧焦的凹痕,深约5厘米,长约50厘米,据张运蓬介绍,1938年,日军曾放火烧毁屋子,这柱子上的凹痕就是那次大火留下的“伤疤”。房子分为前后两排,后排屋在大火中已化为灰烬,而前排屋则幸免于难,且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当问及老屋的修建年代时,张运蓬带记者见了村中最年长的一位老人———90岁的张运鑫,他令其子从家中翻出了新修的张氏族谱,欲从族谱所记载的族人生卒年代上查找老屋的修建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