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中新网记者辗转吕梁多地,政府官员纷纷表示,“吃饭财政”无法保障“三项整治”的资金高速运转,为完成整治任务,各地政府和官员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位汾阳市的基层干部,“三项整治”责任包片任务之一是完成30个门面商户的广告牌匾更换。
广告牌匾更换分三类标准,一类大约上万元,二类在5-8千元不等,三类最少也在2500元之上,让商户们自费花钱换广告牌匾引起商户不满,都不愿意更换。上述基层干部深知工作不力,便有可能被免职。于是与当地一家企业沟通,将企业资金投入到“三项整治”工作。随后企业花十多万元将30个商户的广告牌匾全部按要求更换。
而交城的一位基层干部说,为完成“三项整治”下达的任务,“我以个人的名义向朋友借了几万元,为商户们更换广告牌匾。”要不然工作阻力太大,单位又没钱。
“三项整治”大规模的推进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在政府无钱买单的情况之下,政府便会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在临县,三交镇中庄村村委主任段建峰把自己准备修房子的5万块砖、50方石头、26吨水泥全部用到本村的环境整治;安家庄乡建宏机砖厂厂长刘子斌为“三项整治”捐砖20万块;许多大型企业少则10万元,多则百万元。临县裕民焦煤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世芝为“三项整治”捐款2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临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累计无偿为“三项整治”投入资金700多万元。
“三项整治”开展后,3月21日下午,柳林县境内的联盛、汇丰、凌志、鑫飞等11家集团企业,承担了5公里河道的清淤任务,总投资近4000万元。
此外,吕梁各地政府还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措“三项整治”的资金。
据了解,柳林县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上,采取BOT模式,投资2.08亿元用于田家沟南路等6条市政道路改造、高速东口绿化美化、307国道城区庙湾段改线等工程。柳林县青龙村支部、村委引资9000余万元,建设住宅楼,表示,既对脏乱差进行了治理,又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临县县政府表示,对县级财政预算进行了调整,切出了专项资金用于“三项整治”工作,同时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等积极支持参与整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全县“三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共投入资金2.05亿元,投入人力103.4万人次,投入机具设备7.13万台次。
有着“中国百强”之称的孝义市,按照“精、细、雅”的标准,用于“三项整治”的财政资金投入额度达32.6亿元。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示范街创建、清洁设施完善、街道装饰、交通设施等重点工程。
孝义市官方称,以市财政投入为导向,整合部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可带动社会投资20多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整治资金4.5亿元,其中市财政直接投入1.3亿元,带动社会投入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