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心镇建设
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机遇,促进镇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中心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大中心镇在城市圈发展中的卫星作用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节点作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一、中心镇功能定位
坚持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按照5条呈放射轴发展布局(即海文高速公路发展轴;海榆东线公路发展轴;东线高速公路发展轴;海榆中线发展轴;海榆西线发展轴),建设一批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的特色风情旅游小镇。到2015年,每个中心镇形成一个以上主打产业或特色品牌,镇域经济实现新突破。
一、演丰镇:建设热带滨海乡村风情休闲旅游小镇。依托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发展乡村生态游。
二、大致坡镇:建设文化产业示范镇。重点发展琼剧文化产业集群。
三、云龙镇:建设综合服务型小镇。重点发展服务云龙产业园的相关产业。
四、新坡镇:建设民俗文化旅游小镇。依托冼夫人民俗文化、“八仙泉”、“美面溪”、“南黎山”等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五、永兴镇:建设国际旅游小镇和低碳示范综合镇。依托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狮子岭工业园及高尔夫户外有氧运动,发展火山文化游和工业观光游。
六、东山镇:建设城郊特色小镇。发展服装加工、城郊农家乐旅游等。
七、红旗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镇和特色文化产业镇。发展热带果菜和花卉、农副产品集散业,建设华文学校、东坡学院、华人论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八、龙塘镇: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地区特色雕刻和服装加工业。
九、旧州镇:建设特色农业小镇。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
十、三门坡镇:建设特色加工业小镇。发展热作资源加工、商贸物流、生态休闲等。
二、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一建设、改造中心镇水、电、路、气、通讯、广播电视“六网”。加快农村“一池三改”工程建设,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建设一小时城市路网,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完善“五纵五横一滨江”公路,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交通网络。加快中心镇之间、中心镇至其他镇墟的行政村公路网的建设,改善中心镇对外交通条件。建设一批农村乡镇客运站点、候车亭,争取90%以上乡镇客运线路完成公交城乡一体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