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自贸港 政务 旅文 教育 原创

海口美兰发展“黑科技”养鱼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05 22:00

咸淡水红鲷鱼,舌尖上的馈赠  

演丰镇毗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咸淡水交汇的独特水质为红鲷鱼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张贵生骄傲揭秘:“这的鱼每天吃三顿定制餐,用智能化装置精准控制水温。”正在投料的工作人员王大姐介绍,在这里,红鲷鱼住进了“豪华别墅”,享受着“私人订制”的服务,生长速度更快,品质更优,养出来的红鲷鱼肉质紧实弹牙,富含优质蛋白,烹饪后鲜甜无腥味,尤其适合清蒸或刺身。

 清蒸红鲷鱼展示。(美兰区供图)

色泽红润的红鲷鱼还是不少市民逢年过节餐桌上的佳肴之一。经宰杀、清洗、速冻、打包等一系列程序,一尾尾高品质的咸淡水红鲷鱼从这里走上岛内外千家万户的餐桌。在2024年海南冬交会上,“枷椗山居”红鲷鱼受到群众热捧,成为“美兰好品”农产品公用品牌的明星产品。   

“冬交会让我们从地方走向全国,许多客商尝过红鲷鱼后,立刻签下长期合作协议。”张贵生兴奋地说。如今,产业园不仅在岛内销售,还与广东等地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让更多人品味到这份来自红树林畔的生态美味。 

实现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红鲷鱼的成功养殖,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渔业资源,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枷椗山居民宿及周边,许多村民通过参与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随着订单数量的增加,养殖规模的扩大,带动越来越多周边村民加入到红鲷鱼养殖产业。“我从家里骑车几分钟就到公司,平时家里有什么事也能及时回去,在这上班挺开心的。”产业园养殖工人王大姐笑着说。  

据了解,枷椗山基地共有职工21人,多为周边村民。张贵生表示,今年基地计划再扩大红鲷鱼养殖规模,将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我们还计划邀请水产养殖专家前来开展培训,帮助职工学习更多养殖技能,共同助力乡村振兴。”除此之外,演丰镇政府还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红鲷鱼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蓝图:和谐共生打造生态咸淡水品牌

曾经,演丰镇毗邻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去粗放养殖曾导致水质恶化。如今,通过退塘还林还湿、生态修复以及发展循环农业,红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水质恢复至正常水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重返栖息。枷椗山基地的循环养殖模式,既保护了红树林生态,又为村民提供了绿色致富的路径,赋能乡村振兴,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让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咸淡水红鲷鱼养殖产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枷椗山基地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记者王誉霖 特约记者王聘钊 通讯员林海明

(海口网3月5日讯)

[来源: 海口网] [作者:王誉霖 王聘钊 林海明] [编辑:谢昀惠]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