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自贸港 政务 旅文 教育 原创

海口美兰发展“黑科技”养鱼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5-03-05 22:00

谁说养鱼只能靠天吃饭?海口美兰区演丰镇的“黑科技”养殖模式告诉你:当工业流水线遇上红树林,当科技感碰撞生态美,一群住“豪宅”、吃“定制餐”的红鲷鱼正在上演乡村振兴的奇幻漂流记。

 养殖户展示红鲷鱼。(美兰区供图)

生态工业养殖,发展咸淡水农业

在演丰镇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藏着大自然调配的“神仙水”——咸淡水。这种海水与淡水的绝妙组合又名半咸水,在养殖海、淡水鱼类过程中咸淡水质可祛除海水和淡水水产泥腥味、增强免疫力,极大提升食物口感和品质。咸淡水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和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渔业资源。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拥有丰富的咸淡水资源,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试点100亩枷椗山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项目,依托技术创新、生态循环和产业融合,实现了红鲷鱼规模化高效养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近日,记者走进美兰区演丰镇枷椗山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园,18个直径约8米的圆形“鱼别墅”整齐排列,红鲷鱼在养殖桶中成群游弋,稻田管道中绿意盎然,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这便是由产业园负责人张贵生自主研发的“阶梯式节能流水增氧养殖循环装置”,污水经地下净化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既降低养殖成本,又实现零污染排放,成功打造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模式。

 

养殖户正在喂食红鲷鱼。(美兰区供图)

产业园养殖人员用饲料勺子敲打养殖桶,红鲷鱼接收到信号以后,都浮出水面准备用食。随着工作人员将一勺勺饲料撒入水中,红鲷鱼纷纷跃出水面“抢食”,激起阵阵水花。看到鱼儿吃得津津有味,工作人员也开心极了,再过不久,这桶红鲷鱼就“游”上餐桌啦。

2022年,张贵生瞄准了咸淡水红鲷鱼养殖这条赛道,并逐步进行探索。“我们经过实验后发现,相较于海水养殖,咸淡水养殖的红鲷鱼既保留了鱼本身的鲜美,肉质也更为细嫩。”2023年,张贵生开始规模化生态养殖,并逐步探索应用增氧、增温等环保装置。通过精准控温、增氧等技术,年产量已突破20万斤,成为海南鲷品牌中的明星产品。此外,基地创新应用“稻鱼虾立体恒温种养共生循环系统”,将鱼类排泄物转化为水稻养分,形成闭合生态链。这一技术不仅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更强,还成功申请专利,成为破解盐碱地农业难题的“金钥匙”。

[来源: 海口网] [作者:王誉霖 王聘钊 林海明] [编辑:谢昀惠]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