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居助乐业 为民生“加码”
6月1日,位于秀英区海盛路南侧的新高·理想城安居房一期项目现场,9栋高层住宅楼外立面颇具现代化气息,室内工人正紧张施工,向既定目标发起冲刺。“一期首批800套房源计划7月初启动配售,二期9栋住宅楼预计7月底封顶。”项目经理韩松介绍。
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近年来,海口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安居房房源上市供应力度,一个又一个安居房项目由蓝图变成现实,一套又一套房源迎来新主人。
“今年我市计划配售3800余套安居房房源。”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自2020年试点安居房建设以来,累计开工(筹集)安居房项目34个、房源3.49万套,累计启动配售工作的安居房项目11个、房源6911套,切实托起群众“安居梦”。
琼山区凤翔街道桂林社区居民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贷款政策。记者 苏弼坤 摄
海秀街道海口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为老人配餐。记者 康登淋 摄
海口市秀英区海交路通车后,有效缓解了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记者 石中华 摄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一头连着百姓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海口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服务保障、鼓励创新创业等举措,全力推进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推动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今年5月9日—21日,琼山区三门坡镇文岭村种植大户黎善良的火山荔枝园里,工人们一直忙着采摘荔枝,一个个又大又红的荔枝在离开枝头后,迅速被运到村里的冷库存放。
这个能让荔枝及时得到保鲜的冷库,是黎善良借助创业担保贷款资金修建而成。“作为‘信用村’的村民,我们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无需反担保,手续非常简便。”黎善良告诉记者,“现在荔枝产业规模发展得越来越大,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解民忧纾民困 让生活“升温”
四年来,海口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接连出实招、办实事,以精细服务传递民生“温度”,提升百姓幸福“热度”。
“中午记得要认真吃饭,好好休息,下午才有精神听课。”6月3日一早,市民张玲将孩子送到海口市椰海学校后,细心叮嘱道。
张玲告诉记者,她家是双职工家庭,为了让孩子中午能吃饱睡好,以前每天要接送孩子四趟。“学校推行午餐午休服务后,这个烦恼得到了解决。现在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休息,我们很放心,也避免了中午奔波。”张玲说。
学生中午“接送难”“用餐难”问题曾经困扰着很多家长。去年,海口将为中小学校提供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列为市级民生实事推进,如今,海口已实现主城区中小学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全覆盖,孩子们中午不出校门就能吃得好、睡得香。
“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关乎百姓福祉。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就餐难”问题也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近年来,海口持续深化长者饭堂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6月3日11时许,龙华区金宇街道坡博西社区长者饭堂内飘出阵阵饭菜香味,不时有老人走进饭堂用餐。“这里的饭菜味道不错,荤素搭配也合理。”市民王玉珍今年76岁,是长者饭堂的“常客”,“政府和企业有补贴,每餐支付10元就能吃饱吃好,还能和其他老人一起参加饭堂举办的各种活动,生活更加‘有滋有味’。”王玉珍笑道。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海口将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紧跟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步伐,更多亮眼暖心、绚丽多彩的民生画卷,正一路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