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澄迈福橙以特色品牌战略助推高效农业发展
小橙故事多
10月17日上午,在澄迈县福山镇福橙科学研究所的育苗网棚里,新引进的少籽红江橙、脆蜜金柑等品种的树苗长势喜人,科研人员用防虫网大棚严密地遮罩着树苗,棚顶还被铺设黑色罩网,以减少阳光直射。
“福橙好种但也难种。”10月17日,在澄迈福橙大规模上市前夕,澄迈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以来,澄迈针对福橙品牌在本地市场饱和、内地知名度不高等影响产业发展长远的问题,主动破局探索农业品牌建设新路径,瞄准农产品全流程标准化的目标,推动福橙产业全链条、全方位更新升级,确保上市的每一箱福橙都品质统一、有源可溯,进一步推动福橙产业向做优、做强、做大的目标迈进。
福橙长势良好。记者高懿 摄
做优 引新品调优品种结构
“这些‘宝贝’是2021年开始试种,今年部分结果。”10月17日,福橙科学研究所所长杨冬平一边观察福橙种苗长势,一边和工作人员讲注意事项。
杨冬平摸着树上的福橙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促进澄迈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该研究所于2020年提出“多品种小面积创新”培育新模式,用三至五年时间选育2—3个适合本地栽培的特色新品种,探索实现澄迈柑橘品种调优。
目前,澄迈县已引进试种少籽红江橙、泰国红宝石青柚、脆蜜金柑、沃柑等7个柑橘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其中少籽红江橙、沃柑等已经取得实效,品质、产量都比较好,基本成功,无重大风险,可以小面积推广。
少籽红江橙作为此批取得实效的新品种之一,在种植全过程中都受到研究人员的“特殊照顾”。
“少籽红江橙的种植难度在于保果。”该研究所生产岗负责人王兴佳告诉记者,结果量的多少在于其自身赤霉酸的含量,多则可提高坐果率、增大果实、提高产量。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找到了人工后期调节赤霉酸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产量提升,已符合推广种植条件。
另外,科学的管理也是澄迈福橙新老品种持续丰产稳产的保证,也是福橙品质一直得到市场高度认可的原因之一。
“澄迈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柑橘一旦患病,传染性极高。”王兴佳告诉记者,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尽量满足橙树各阶段生长需要的条件和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不仅讲究科学布局,还要满足良好的土壤、供排水和生态条件,清除植区内传病木虱中间寄主植物,并有相对隔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