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道中华丨中国第一份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音乐档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2022-12-08 20:56

记者: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涵盖了超过50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这些传统音乐中有哪些可以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实践?

邵晓洁:这批档案里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录音,大部分基本上可以称为“绝响”。

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是1950年由杨荫浏、曹安和等人录音整理的阿炳仅存于世的6首乐曲,《二泉映月》早已成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张名片。

新疆著名艺人吐尔地阿洪生前演唱的全套“十二木卡姆”音响资料,是20世纪50年代初万桐书、刘炽等人组成的“木卡姆整理工作组”在新疆抢录下来。这是“十二木卡姆”传承的珍稀文本,也是第一次完整记录。

1500多首河曲民歌,是1953年由晓星、李佺民等8人经历三个多月的考察、采集,之后又花费近九个月的时间进行分析、整理而来。处于晋、陕、内蒙三省区交汇点的“河曲民歌”从此被世人所认识,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民歌的重要资料。

1956年由查阜西、许健、王迪组成的古琴采访小组,寻访全国八十多位琴家,录制二百多首琴曲,成为极其珍贵的琴学遗产......

中国丰富的地理环境、丰厚的人文形态和丰饶的文化生态促成了不同的音乐形态,也造就了多元的传统音乐,但这些斑斓多样的传统音乐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东汉出现双音节词之前,汉字多是一字一义。因此,从乐器名称可以大致分辨哪些是中原固有的,哪些是后来传入的。单字名称的乐器,如钟、磬、埙、琴、瑟、笙、箫等,是中原固有的;琵琶、唢呐、二胡、扬琴、箜篌等,则多是融入的。以琵琶为例,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以后,逐步本土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成为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主奏乐器。这批档案中收录有不同时期、不同琵琶流派的名家演奏录音。其中,仅20世纪50年代的琵琶录音,就涉及当时南北琵琶名家曹东扶、李廷松、孙裕德、曹安和、卫仲乐、杨大钧、陈永禄、林石城、谢一尘、樊少云等十多位。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所记录的大量多民族音乐音响和许多蕴涵丰富古代音乐要素的传统音乐音响,无可争辩地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精神内核和“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

image.png

简其华(左)采访伊犁古典歌曲的演唱者、著名维吾尔族艺人阿布杜维里。(1963年)

3f730fa5a18c58a2abaf73823ae860cf_22120567.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书影。

记者:音乐档案中收录的音乐音响承载着中华民族怎样的音乐思想和文化基因?这对于我们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怎样的意义?

邵晓洁:从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足以证明,早在八九千年前,音乐已经成为中华先民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中国传统音乐要素以及以“和”“天人合一”等为核心的音乐文化精神以多种方式、多种载体传承至今,赓续不断。

例如,甲骨文中有乐器意义的“龢”(hé),曾侯乙编钟铭文中有音级意义的“龢”,传世文献中还有音乐美学乃至哲学涵义的“和”。录音档案中收录的出土曾侯乙编钟的音乐音响,可以被视为历经数千年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之核心价值在当代的回响。

再比如,古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是最具有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天、地、人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哲学认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共收藏有92件从唐代到民国的古琴器,是目前公藏机构中古琴收藏最丰富的,其中有著名的唐琴“枯木龙吟”、宋琴“鸣凤”。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两架探测器飞向太空,上面携有一张录制着人类音响和相关信息的,被称为“星际唱片”的镀金唱片,其中就收录有音研所研究员、著名琴家管平湖演奏的琴曲《流水》。此曲的推荐者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周文中先生认为,《流水》体现了“德”的精神力量,能够感召人们思考自然。这首乐曲也收录在我们的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中。

今年,我们将这批档案以数字平台和APP的形式面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角度来看,这个平台汇集了来自我国各民族、各区域的文化群体的传统音乐资源,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音乐文化的最好体现。

[来源: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施路平]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