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初出茅庐”的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第一次走到聚光灯下。由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等研究单位组成联合团队研发的神威量子模拟器获得了被誉为“超算领域诺贝尔奖”的“戈登·贝尔奖”。
“获奖不是终点,我们要持续做更高、更快、更强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量子模拟器团队研究员刘鑫说。这之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又显著提升了性能指标。

图为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在科研现场。(之江实验室供图)
“建超算、联超算、用超算,努力在智能时代实现算力突围。”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工程专家秦亦说,他们还有更多“奇思妙想”。比如建立一个超算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多家超算中心连起来,形成更加庞大和更加易用的超算算力和算法库,为“东数西算”提供支撑。
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设计、实施、验证、推翻、再设计,这样的循环往复成为秦亦和团队伙伴们的工作常态。
“当一个设想被推翻,难免会有些低落,但我没有太多时间低落,因为我马上就会投入新一轮的尝试。”25岁的团队成员唐雪飞说。
去年下半年,几位成员前往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开展多项技术的集中验证工作。这次的验证并不顺利,原本计划一周内完成各项任务,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连续作战才全部完成。
“强度虽大,收获也很大。” 28岁的团队成员汤志航在大学时曾是一名武警特战队员。他说,密集攻关让他联想起武警特战队经历的“魔鬼周”极限训练。
“我们主动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因为我们内心认定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五一假期,这个年轻的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攻关,智能超算互联网已初具雏形。(视频记者: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