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半成品预制菜蹿红:简单加工即可食用,“货不对版”吐槽多

2022-02-12 10:22

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预制菜是否卫生,安不安全,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朱毅看来,预制菜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资质问题,一些预制菜商家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在后厨加工预制菜,设备不达标,食品生熟不分离,安全隐患大;二是存储风险,消费者收到预制菜后,应当迅速分门别类处置,区分冷冻、冷藏等;三是一些预制菜信息不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都应该标注清楚。

“对于预制菜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关注食物的储藏运输,却忽略了预制菜原材料的来源问题。预制菜食材的新鲜度、安全性问题需得到重视。”朱毅说。

有关预制菜面临的安全隐患,北京工商大学新商经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清杰认为,首先要考虑加工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剂量;运输过程中冷链环节也至关重要,要控制温度,还要注意运输途中的破损问题。

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预制菜的安全问题。2020年8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调整食品经营项目的修订内容中,增加了简单制售分类、增加半成品制售项目等;针对简单制售类项目风险相对较低的特点,进一步细化食品经营项目类别,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办法》明确,在热食类、冷食类、生食类食品经营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简单制售分类,适当简化简单制售类项目审查要求。增加半成品制售项目,明确半成品定义,规定半成品制售仅限中央厨房申请。

那么,具体如何监管,既保障预制菜质量和安全,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这种便捷的生活服务;又能够让相关企业良性发展,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呢?

“目前来看,存在一定的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公开通报,风险评估等级、设备监管等办法加强监管。食品经营企业要严格按照规章进行生产经营,要以自治为主,加大对自身管理的监控。”周清杰说,长远来看,预制菜的问题属于社会共治问题,需要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以及媒体、互联网平台等多方面多层次地监督治理。

“监管部门应当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如及时发布在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合规和违规的网络销售情况,以便消费者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预制菜供应商,提醒消费者保留相关的票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凭证。”孙娟娟说。

她认为,相关部门监管的权衡在于,既要为新业态提供包容的监管环境,又要防控可能由此而来的风险。这就需要根据这一业态的风险差异制定回应性的监管措施,如涉及食品本身的风险等级、加工工艺的风险等。此外,预制菜的消费加大了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也需要提示或引导消费者在最后环节的安全操作,多措并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 法治日报] [作者:] [编辑:谢昀惠]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