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游泳卡、健身卡、美容卡……预付式消费是坑吗?

2021-12-22 09:56

分析

市场监管缺位

“融资”性会费易挪作他用

顺义法院法官助理韩啸介绍,预付式消费纠纷主要有四大审理难点。

第一个难点就是服务内容约定瑕疵,事实认定困难。在预付式消费纠纷中,消费者容易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或仅以办卡模式形成预付消费关系,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签订的书面合同上仅有付款以及服务周期、内容等简单约定,或者由于冲动消费心理未仔细审查合同中关于服务内容的规定。

由于前述对服务内容约定的瑕疵,因疫情而导致的特殊情况出现时,双方对服务内容或者退费事宜产生异议,消费者因缺乏有利证据而对之前商家承诺的内容无法举证。

以健身卡、美容卡类纠纷为例,此类纠纷通常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纠纷多是因商家以不同程度的优惠措施吸引消费者提前付款,之后未能提供约定的服务内容,原、被告之间的协议多为口头约定,且原告往往只能提供会员卡、消费卡作为证据,为法院查明相关事实进行法律适用增加难度。

二是涉众纠纷特征明显,存在一定社会风险。预付式消费模式下,经营者往往以极大价格优惠吸引消费者。加上此类案件中的经营者多数开有分店,少则几家,多则几十家,被接收的会员具有人数多、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原告多为个人消费者,双方形成了“多诉一”的串案格局。另一方面,由于维权渠道不畅通、维权举证难等原因,一般消费者会在维权过程中“组团”,导致此类纠纷“涉众”特征明显,一旦在诉讼过程中消费者诉求因客观因素未被支持,消费者往往会将对经营商家的不满情绪转移到诉讼中,甚至直接在群体中爆发,容易引发社会群体性事件,存在一定的社会风险。

三是相关主体示范效应,利益衡平不易。因涉及的消费者群体众多,相关主体会选择先就部分案件予以起诉,其余相关者密切关注,法院要综合考虑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利益衡平难度大。实践中最为典型的是在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中,由于疫情防控安全需要,许多培训机构将线下课程转为线上课程,有的消费者参与线上课程后认为效果不理想要求退费。法院的诉讼处理结果对其他想退费的消费者以及已接受培训方式改变的消费者会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大量诉讼涌入法院或影响既定的交易关系,同时也要衡平受疫情冲击而积极响应防控政策努力履行合同义务的经营者的生存发展利益,排除影响培训效果的消费者个体因素等。

四是经营主体倒闭失联,权益实现受限。因受疫情影响某些经营主体无法正常营业,但由于房租、人力以及其他成本等因素影响经营困难,起初为暂停营业并积极与相关预付式消费者沟通,但慢慢失联倒闭,有的经营者直接恶意卷款跑路,未提前通知消费者办理退费事宜,诉讼中涉及经营主体倒闭失联的,一方面送达难和判断义务既受主体、破产程序等影响案件进程,另一方面消费者存在赢了诉讼、执行无望难题,因此消费者权益很难实现。

办理一张会员卡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且会员卡的总数不受任何限制,这种预付式消费模式对于经营者而言具有一定的融资功能,但由于目前相关部门对此类交易尚无明确规定,市场监管缺位,以致有的经营者将收取的会员费挪作他用,在出现经营困难后消费者退费无门。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施路平]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