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渡琼州海峡 鲜血铸就丰碑 ——寻访海口人民公园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海口人民公园内矗立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记者康登淋 摄
位于公园路 2 号海口人民公园,正门入口处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威严矗立,早已成为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用大块花岗石砌成,碑身正面刻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这 8 个字的背后,不仅饱含着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更意味着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为此牺牲流血,令人心生敬意。
琼崖纵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从大陆各地溃逃琼岛,构筑起一道海、陆、空的立体防线,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四十三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迅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开展战前各项准备工作。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的碑文。记者康登淋 摄
1950年3月5日开始,渡海作战兵团先后组织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分两批四次胜利潜渡,加强琼崖纵队的接应力量。4月16日,兵团主力组成两个梯队,分乘木帆船,正面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有力接应下,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带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大举登陆,继而向纵深发展,在澄迈黄竹、美亭与国民党军决战,歼灭国民党军主力。4月23日,海口解放。随后,登陆野战军与琼崖纵队兵分东、中、西三路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队。5月1日,海南全岛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开创了世界军事战争史上木船打败兵舰的先例,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3月25日,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主任科员周琪雄介绍道,琼崖革命能够坚持“23年红旗不倒”,是千千万万的琼崖共产党人和革命军民用鲜血铸就的。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仅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就有2.3万余人,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烈士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