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海口·七十年|寻访海口人民公园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0-03-27 09:24

原标题:强渡琼州海峡 鲜血铸就丰碑 ——寻访海口人民公园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海口人民公园内矗立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记者康登淋 摄

位于公园路 2 号海口人民公园,正门入口处的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威严矗立,早已成为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用大块花岗石砌成,碑身正面刻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这 8 个字的背后,不仅饱含着琼崖“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更意味着数以万计的革命烈士为此牺牲流血,令人心生敬意。

琼崖纵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从大陆各地溃逃琼岛,构筑起一道海、陆、空的立体防线,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四十三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迅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开展战前各项准备工作。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的碑文。记者康登淋 摄

1950年3月5日开始,渡海作战兵团先后组织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分两批四次胜利潜渡,加强琼崖纵队的接应力量。4月16日,兵团主力组成两个梯队,分乘木帆船,正面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有力接应下,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带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封锁,大举登陆,继而向纵深发展,在澄迈黄竹、美亭与国民党军决战,歼灭国民党军主力。4月23日,海口解放。随后,登陆野战军与琼崖纵队兵分东、中、西三路追击南逃的国民党军队。5月1日,海南全岛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开创了世界军事战争史上木船打败兵舰的先例,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3月25日,海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征研科主任科员周琪雄介绍道,琼崖革命能够坚持“23年红旗不倒”,是千千万万的琼崖共产党人和革命军民用鲜血铸就的。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仅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就有2.3万余人,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烈士难以计数。

为数万名烈士修建纪念碑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 1954 年 4月,是为纪念坚持琼崖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 2 万多名烈士而修建的。1956 年海南行署又拨款改建,1985 年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南建省后,1990 年被列为海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3 年由地方政府划拨专款进行重修。

海口人民公园内,冯白驹将军雕像。记者康登淋 摄

纪念碑占地面积506平方米,建筑面积36平方米,用大方块花岗岩石砌成,碑四周设有石栏杆,呈四面体,碑高 14.5 米,碑身高11米,顶端中间为圆形,四边棱角有精致的花纹。

珍贵的是,碑身正面刻有毛泽东亲笔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基座正面及碑身背面刻有朱德的亲笔题词:“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同志们!你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你们的英雄行为,对解放琼岛和全中国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烈士们的功绩永垂不朽!”

“这句题词激励着后人,警示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戮力向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学生乔君慧在参观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后说。

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已经成为海南省、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海口市第一批新时代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海口人民公园内,冯白驹将军纪念亭。记者康登淋 摄

据悉,每逢清明、国庆等重大节日,海南各界群众都会自发地聚集到纪念碑前,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和继承发扬革命精神的坚定决心。

“通过讲解,让社会各界群众不仅对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有更深刻的学习与领悟,也更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周琪雄表示,我市将继续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未成年人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优秀品德,进一步弘扬革命烈士崇高精神。

[来源: 海口日报] [作者:张熙宇] [编辑:林靖钧(见习)]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