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蟾蜍
蟾蜍俗称癞蛤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其分泌出来的黏液含有剧毒,对人体心脏、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建议:为防止中毒,切勿随意食用蟾蜍,购买食用蛙类时要辨清青蛙与蟾蜍;餐饮单位禁止加工制作蟾蜍。一旦发生误食蟾蜍中毒,应立即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皮肤染毒也要迅速用温开水冲洗,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铜铸蟹。(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铜铸蟹
铜铸蟹,又称铜铸熟若蟹,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背部隆起分区明显,表面光滑。全身表面呈青绿至紫褐色,其间有白色,褐色与青橙色的不规则花纹,形成特殊的斑驳色彩。甲长约5公分、宽约10公分。可能含有麻痹性生物毒素,中毒病人表现为口唇、手脚发麻,步态不稳等症状。
圆尾鲎。(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圆尾鲎
圆尾鲎,也称马蹄蟹或蝎鲎,平均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平均0.5公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不可食用。圆尾鲎成体及幼体的卵、肌肉、黄色结缔组织均富积有毒素,误食后会出现头晕、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等中毒症状,甚至会导致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应马上送医院救治,但目前针对圆尾鲎的毒素仍无药可治,只能通过催吐、洗胃、血液灌输等方式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