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海口美舍河故事:不远不近在七里 千古流芳仙人峒

2017-11-30 10:42

  ■小链接

迈瀛村仙人峒

■ 李列山

  “石室仙踪”珍宝洞,

  惠庵写刻邓钟翁。

  金龙苍屹走七里, ①

  玉带桥头奔五公。②

  冬季霞飞虹艳丽,

  夏天花绽气香浓。③

  党员洞内藏身处, ④

  得道玉蟾笑脸红。⑤

  注:①迈瀛村仙人峒是海南已经发现的三个仙人洞中的一个,《琼州府志》、《琼山县志》均有记载。琼州副总兵邓钟于明朝万历戊申年(公元1608年)在洞口石壁上题刻“石室仙踪”四个大字。仙人峒的正前面有“瀛惠庵”,庵里竖立一块高大的《瀛惠庵记》石碑,落款:“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孟春吉旦,分守广东、琼崖等地方副总兵温元宇邓钟撰”。苍屹山像两条巨龙,盘踞东边的母龙短一些,约有七华里;盘踞西边的公龙长一些,但也约有七华里,洞内刻的“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可能就是指西、东苍屹山。传说道博龙湖就是这两条龙嬉戏交配时产生的。

  ②美舍河中游一段叫桥头溪,“五公”是指五公祠,美舍河中游桥头溪像一条玉带向五公祠奔流而去。

  ③仙人峒口前,有一个紫霞洞和一口泉水井,冬天紫霞洞和泉水井的上空升腾着热水气,太阳照耀,呈现出璀璨的七色彩虹,非常美丽。

  ④迈瀛村地下党员李人煊白天藏在仙人峒内,晚上出来开展革命活动,宣讲革命道理,帮助村民学文化。

  ⑤宋朝道教南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白玉蟾曾在仙人峒中修炼。

  仙人峒相关史料记载(摘录)

  1、《嘉靖广东通志·琼州府·舆地志》:二里曰苍屹山,其阴有仙人洞;石峰屹立,水流其下,草色苍翠。傍有石壁,刻云“盘龙屈曲”。山后洞口有石炉。人曾有入者,内昏暗,不能穷其尽处。有石板题字,读不解意,故疑为仙书。

  2、《万历琼州府志·地理志》:苍屹山在县南二里许,洗马桥南。石峰屹立,旁有石壁,刻云“盘龙屈曲如何,起伏回翔几里?”后人于句下添“方”“长”二字。

  3、《万历琼州府志·地理志》:仙人峒在县南二里苍屹山后,内有石版,题曰:“远七里,近七里,不远不近在七里。”解着以为指言地穴。嘉靖三十四年,郡守张子弘偕信二守赵可旦游览,改题其峒曰紫霞,建安仙亭、青云亭,留题其间。万历年间,副总兵邓钟建瀛惠庵,买田供祀,勒石题景,竖有碑记。副使蔡梦说立流芳亭于左,知府倪东立会心亭于右,各有题吟。

  4、《雍正广东通志·琼州府·山川》:苍屹山,在城南二里,高十余丈。山之阴有仙人洞,明嘉靖时改名紫霞洞。

  注:部分史书上用“仙人洞”,同“仙人峒”。

  

 

相关链接:

海口龙华“环境保护,我承诺!”志愿活动走进美舍河湿地公园
港澳旅行商及媒体代表参观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美舍河的诗词记忆
深读|海口美舍河生态本底“断臂再植” 让一切生物都重新来过

 

相关链接:
美舍河的诗词记忆
港澳旅行商及媒体代表参观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海口龙华“环境保护,我承诺!”志愿活动走进美舍河湿地公园
[来源: 海口网] [作者:梁冰] [编辑:陈晓丹]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