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玩转新科技 环保急先锋——在建陕京四线行走印象

2017-07-19 21:45

  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天然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班回家,吃口热饭、喝碗热汤,用的是天然气;冬天到了,既想供暖,又不想雾霾爆表,还得用天然气。

  北京地区现有的供气形势,却不容乐观。业内人士预计,北京今年天然气需求缺口或达50亿立方米。而且随着“煤改气”推进,北京计划今年压减燃煤30%,将煤炭消费总量削减至700万吨以内,基本实现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无煤化”。

  为满足北京地区对天然气的需求,推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治理,2016年7月,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简称陕京四线)开工建设,截至2017年7月10日,已完工883.69公里,约占总长度的80%,计划于10月底建成通气。

  日前,记者沿着建设中的陕京四线一路行走,一探项目建设的究竟。

  红庆河施工现场——机械防腐补口技术,人民网蒲成摄

  行走印象之一: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助力陕京四线建设

  野旷天低,原野茫茫。

  5日上午,记者一行乘车前往陕京四线第一标段的一处施工地点——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村。车辆疾驰在内蒙古宽广的草原上,目之所及的是青青的原野,其间点缀着羊群、俊马,远处是起伏和缓、延绵不绝的山峦。

  正当记者感叹于山河的壮美时,一条黑色的长线出现在视野里,直到天边尽头,那就是正在建设中的陕京四线管道工程。车辆驶近,隆隆的施工声渐渐清晰。

  刚进入施工现场,记者马上就注意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二维码,每根管道上都有一个醒目的二维码标签。

  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只要用专门的app扫一扫,该段管道的生产厂家、工艺标准、材质、物料等相关的信息,就都可以得到,这就好比每根管道都配了一个“身份证”。这样一来,如果发现某一管道有问题,想要检查某一部位的话,只要通过简单的“扫一扫”,就可以很快得到相关资料,更好更快地实现“对症下药”。

  第一标段防腐工作负责人郑玉海介绍,目前正在进行作业的是线路第一标段的防腐机组。防腐补口是管道焊接好后,对焊接口进行处理的重要步骤,直接影响管道日后运营的安全。和以往相比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高效。和传统的手工防腐补口相比,机械化防腐补口技术的除锈时间仅需8分钟,加热时间缩短至5分钟,收缩/回火时间也仅需6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靠。设备使用的中频加热和红外收缩技术,使管口受热更加均匀,其补口质量远远好于手工补口,能够对管道安全运行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

  环保。机械化防腐补口技术采用的是密闭式喷砂,不仅喷砂除锈的质量、效果、外观非常好,而且钢砂用量少、完全回收、循环使用,真正做到环保无污染。

  在采访中,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新技术、新设备的投用。“磨刀不误砍柴工” 陕京四线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新技术、新设备正是工程“赖之以赢“的法宝。

相关链接:
环境商会十年再出发:环保产业要做绿色发展先锋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举报电话成热线 交办回复加速度 江苏首次省级环保督察动真碰硬促整改
培养环保意识感受野外趣味 海口百名亲子挑战定向越野
"海口环保"客户端上线 "动动指尖"就能投诉环保问题
[来源: 人民网-能源频道] [作者:] [编辑:程小欣]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