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汪国真曾自述诗歌路:作诗是因为“字写得差”

2015-04-27 11:16

    汪国真的诗歌路

    作诗是因为“字写得非常差”

    汪国真祖籍厦门,1956年在北京出生。机关大院长大的他八九岁时接触《三国》《水浒》、古诗词。1971年,15岁的汪国真初中毕业,在北京仪器仪表修理厂度过了7年“三班倒、开铣床”的工人生活。

    他的人生转折发生在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衡量考文科的把握会比较大,于是弃理从文。1978年考入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至于为何选择创作诗歌而非散文或小说,汪国真曾表示一是自己常有诗歌的火花,二是当年字写得非常差,为防止投稿后编辑看不下去,就选择写诗。

    上世纪90年代“也没怎样就火了”

    1979年,《中国青年报》校园版刊登了汪国真的第一首诗。从此,他把作品撒向各地报刊,他曾透露遭遇过90%的退稿。

    1990年春天,汪国真被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坚持写诗。也是那一年开始,其诗集手抄本在北京高校流传。北京学苑出版社的负责人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稿酬、最好的装帧”为承诺,在23天内,出版了汪国真首部诗集《年轻的潮》,一炮而红。他回忆:“当时也没有怎么样,忽然就火起来了。命不错。”

    汪国真创作主题昂扬而超脱的诗歌,引发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汪国真热”。这一年汪国真还受邀去全国40多所院校讲学。由于演讲后学生纷纷冲上来要求签名,校方不得不组织人员拉成人墙护送其通过。

    诗歌被领导人引用“吓了一跳”

    汪国真曾出版《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诗情于此终结:汪国真诗选(汉英对照)》《青春在路上——汪国真新诗精选》等,不少作品曾入选各类语文教材。

    向往爱情“像兰花一样”

    1992年,36岁的汪国真低调地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在众多采访中,他鲜少谈及家庭生活。被问及结婚是嫁给一个人呢还是嫁给幸福,汪国真说:“是嫁给一个给你带来幸福的人。”

    参与2013年央视的《我们的节日》七夕特别节目录制时,汪国真透露自己的初恋是26岁,向往的爱情像兰花一样,平凡、从容、素雅,“爱情要顺其自然,但若遇到自己喜欢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相关链接:
汪国真 友情是相知
汪国真 我喜欢出发
他是我们青春里的烙印——追记诗人汪国真
为什么汪国真会在90年代家喻户晓?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编辑:李帅锋 实习生 陈锦腾]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