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协同规划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青岛成功举办

2014-09-12 17:22

  引领前沿的学术盛宴

  第一天的全体大会邀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林坚教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教授、香港大学地理系主任王缉宪教授、美国伊利诺斯(芝加哥)大学城市规划系张庭伟教授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特规划讲座教授吴缚龙等做大会报告。

  专家们在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关键时期,必须强化规划的引领和协调作用。仇保兴博士指出,实践健康城镇化,要抓住关键的5类底线,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互补协调发展、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防止出现空城以及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李群书记提出,科学制定实施城市规划,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要坚持以规划牵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链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编制科学、执行到位、监督有力,以高水平的规划促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周天勇教授的报告提出,城市化是土地的再分配过程,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他认为,城市人口规模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程,而不遵从长官意志,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看,既不遵从城市领导的规模偏好,也不遵从中央有关部门的控制意图。在城市规模的规划中,要更多地考虑城市的经济吸引力、人员流动的经济和预期动机偏好,在预测中处理好中央意图与地方理想的关系,市场动力与政府干预的关系,短期规模和长期人口可能流动的关系,科学的预判未来的规模,应当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樊杰研究员以《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践策略》为题,从我国目前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状态、地表空间进行合理组织的科学机理、如何加强空间规划协同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林坚教授以《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为题,从发展态势、规划实质、规划协同、对城乡规划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我国目前在空间布局领域的各类规划很不协同,缺乏顶层设计,存在严重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壁垒,城乡规划和其他空间规划作为配置各类空间资源的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职能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空间规划协同至关重要。

  来自海外的几位专家从国际经验对我国目前城市协同发展、协同规划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专家指出,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公共利益的界定本身成为问题。不但中国,全世界规划师都面临维护公共利益、协同规划工作的挑战。在宏观意义上,城市规划工作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城市发展的多元目标,协调城市建设的资源效率,协调城市建设中的公平分配。中国规划界是当代国际规划界中人数最多、平均年龄最轻、最有活力、而工作任务最繁忙的群体,规划的共同协作,不仅为了建设好城市,更为了全民族素质的提升,为了国家真正的长治久安,规划师应该有历史担当。

[来源: www.planning.cn] [作者:] [编辑:覃业伟]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