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竹编东坡帽,花巾捂住双颊及下颌,身穿长袖花布衣的海南渔家女。
本期访谈嘉宾:
黄一鸣:中国著名摄影家,海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站长。
石怀逊: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
王志刚:海南著名肖像摄影师、“新读书”教育理念创始人、大型校园巡回演讲《读书改变人生》原创者。
无论是东海岸陵水水上人家的疍家姑娘,还是西边儋州白马井长守码头的渔婆,都让人过目不忘。自古都说,有水的地方女人有灵性。在四面是水的海南,天天与水相融的渔家女性,该是怎样的靓丽?海口晚报本期“艺术表现海南女性”文化沙龙,特邀三位长期在海南的著名摄影家,以不同的审美视角,聚焦海南渔家女的别样风情。
斗笠下的脸
海是男人的世界,而男人的海上世界往往被女人主宰。那竹编斗笠,就是海南渔家女典型的符号,也是出海男人心中的亮点。
在黄一鸣眼中,海南这片土地赋予了渔家女与生俱来的勤劳,那时刻不离身的斗笠里藏着她们许多的秘密。男人为了生计,冒险与风浪搏斗,她们则义无返顾、心甘情愿地以弱小身躯担负起家庭生活。坚毅深沉的海边男人造就了勤劳倔强的海边女人。
“海南渔家女是一群非常勤劳能吃苦的人群,在渔港海边,处处都可看到她们的身影!”黄一鸣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万象相通,与万物相生。渔家女人的勤劳能干和朴实贤惠在海南数一数二,在天然避风良港、多省渔货集散地白马井渔港劳作的儋州渔婆,是“一条扁担养一家人”,那条扁担可使一家三餐可继,衣食无忧,创造家史传奇。
受阳光天然恩赐“美容”的缘故,海南渔家女普遍较“黑”,这是留给石怀逊最深的印象,但他最爱看的是斗笠下阳光般的笑,那是黑黝黝的脸上绽放的鲜艳花朵,透露出健康、平实和知足感。
石怀逊解读海南渔家女说,那胳臂上长长的用于防晒的花色护袖,显示做事很干练;那一眼就看到的“瘦”,其实给人的感觉是内心很强大,很能吃苦耐劳,具备海南传统女人特征;那较“小”的个子,具有娇小玲珑型的风情。
“海南渔家女继承了优良的传统,以及长期在海上打鱼、劳作,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相貌有着一种受过磨练的深层个性,它表现出渔女纯朴善良、乐观上进、坚韧豁达的本色,展现出一种成熟与大气之美!” 王志刚对海南渔家女赞不绝口。
他说,这种人文形象的背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职业环境,人与社会文化,并体现生活的一种信心和不畏困难、纯朴而坚韧的本色以及岁月长期酝酿后的深沉的优雅,有着深层的个性特征。从一个侧面展现奋发向上的海南精神,有不同于其它女性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