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娱乐 数据

政府出钱试点托管 海口农村敬老院请“贴心管家”

2012-12-10 17:12

  吴惠萍高兴地展示入党55年证书。(作者:古月)

 

  海口网12月10日消息  十八大报告指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海口市尝试政府出钱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民营养老机构托管农村敬老院,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是符合十八大精神的探索。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托管农村敬老院的模式正在海南铺开。海口椰岛之家老人公寓托管三江镇敬老院,到12月底满2年。

  12月1日下午4点多钟,一个30来岁的年轻妇女到海口美兰区三江镇敬老院办公室,给孤寡老人冯尔平补交11月份、预交12月份的伙食费,按每天7元的标准,共交427元。

  美兰区给每个孤寡老人的供养补助,直接打到个人银行卡,每月300元,由其本人或相关的亲属到敬老院交伙食费。

  记者问年轻妇女:“他是你的什么人?”

  她说:“是我老公的伯父,我家公的亲哥。”

  “你老公很有孝心,对伯父这么好。”

  谁知年轻妇女透露道,“我家公也不是亲的。我老公是他们捡来的。”她告诉记者,伯父和家公都一辈子没结婚,捡了个儿子养大防老。

  年轻妇女名叫王川兰,“我娘家是澄迈的。我老公叫冯所川,是1974年生的。”

  “捡来的儿子,怎么准确知道生在哪一年呢?”

  王川兰说:“我老公的亲生父母也在三江镇,都认亲了。”

  记者才明白,冯所川是冯尔平兄弟两抱养的。

  冯所川记住养育之恩,坚持给冯尔平兄弟两养老。王川兰说:“我结婚10多年了,一直和伯父、家公一起吃饭,住在一起。”

  王川兰在三江墟开小店,卖毛巾、内衣内裤等小百货谋生。“我每天要照顾孩子,要看店,还要照顾两个老人,确实很累。老公在海口的工厂办了下岗手续,回家来帮我。”忙碌时,王川兰都不能按时给两个老人做好饭菜,更谈不上其他照顾了。

  2010年底,王川兰才知道伯父可以住进三江镇敬老院,“是村支书告诉我们的。”

  三江镇分管民政的副镇长王标说:“三江镇敬老院改造前,我们限制孤寡老人入住。改造后,我们发动孤寡老人入住。”新敬老院改造竣工,镇政府给各村发通知,让孤寡老人入住。

  75岁的冯尔平死活不愿去敬老院。王川兰说:“他怕我们不要他。我就劝他,你先去看一下。”

  冯尔平抱着试一下的想法,2010年12月28日住进三江镇敬老院。结果一住就不想回家了。“这里吃得好,住得好,有人伺候得好。”他10多年咳嗽、咳痰不止,有哮喘,稍微动一下,就喘不过气来。2011年9月的一天,护士发现他生病,送他到琼山区中医院住院治疗,医药费全部报销。

  今年春节,王川兰叫冯尔平回老家排思村过年,但他“赖”在敬老院不想回去。王川兰说:“我逼他回去的。农村过年家家要祭祖。”

  明年的春节也快要来了,冯尔平早早放出话来:“明年过年不回家。”王川兰说,“我还要逼他回去。”

  王川兰悄悄问记者:“我家公也想住敬老院,他能来吗?”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蒋成柳] [编辑:李昕昕]
电脑版

2010-2020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