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难民具有经济头脑,在路边摆摊做起了小生意。一位叫萨姆的乍得难民正在兜售香水,记者拿起香水,他很专业地朝记者手上洒了点香水来测试香味。还有的难民在路边摆摊卖零食、盆子以及其他生活日用品等,很多产品的标签上老远就能看到醒目的中国汉字。
现场提供医疗服务的埃及医生马格达告诉记者,这些难民的境遇十分不妙,相当多的难民因种种原因而身无分文地进入埃及。还有的难民过来寻求医疗救助,医生免费开的药他们舍不得吃,而是藏在身上准备将来换钱用。马格达说,萨卢姆口岸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白天热晚上凉,再加上饮食状况不佳,导致很多难民尤其是小孩患上了各种急性病。
虽然背井离乡,但这些来自非洲国家难民的善良与淳朴依然让人为之动容。当记者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他们纷纷向记者手里塞世界粮食计划署分给他们的水果和零食,记者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相互帮助 尚有盼头
“为什么我们没有矿泉水,而他们有?”“为什么虽然有厕所,但厕所里不提供水洗脸?”几个大个子黑人知道记者的身份后,纷纷围上来表达他们对难民营生活的意见。其中一个扎红围巾的黑人看上去比较沉稳,他走过来让大家停止争论,自己一字一句地告诉记者他们的经历。
这位男青年名叫穆罕默德,乍得人,利比亚内战爆发前,他在利东部城市班加西从事服装生意,战乱让他丢掉了工作,也阻断了他返乡的道路。为了安全,他一路向东来到埃及,“首先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之后再图下一步的打算”,当记者问到关于班加西目前局势的问题时,他有些无奈地说:“虽然班加西并不是支持卡扎菲的政府军与反对派的主战场,但是反对派拥有武器,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这让我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另一方面,由于战乱,目前利比亚从食品、饮料到衣服、汽油等各种物资都很紧缺,物价因此水涨船高,我们本来就不高的收入再也支撑不了在那里的生活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