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幼虫
美丽的夏夜萤火虫越来越少(Gettyimages)。
在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付新华看来,萤火虫家族急速缩减,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过度砍伐森林或过度景观开发导致萤火虫栖息地被直接破坏;二是光污染;三是农药的使用;四是水污染。其中,付新华认为光污染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现在大家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光污染的危害。”他强调说。
“萤火虫对光污染非常的敏感。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它是衡量环境的一种指示生物。”与其他动物一样,繁衍后代对萤火虫来说也是其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为了找到“如意的配偶”,一些动物主要以行为表演、激素气味或者优美动听的声音来吸引异性,而萤火虫却是以发光方式来吸引异性。萤火虫成虫发光主要就是为了“找对象”。
付新华进一步解释说,雌雄萤火虫之间利用复杂的闪光信号进行交流,雄性之间进行竞争,雌性利用闪光选择更优的雄性。因此,萤火虫尾部亮光对于萤火虫的交配、繁育后代非常重要。“只要有光污染,萤火虫根本无法发现到异性,无法进行闪光交流,无法交配产卵,很快就会灭亡。”而今,不但城市光污染严重,即便山区道路也大量设有人工照明设施,扰乱了成虫求偶之光信号,使其无法进行交尾,繁殖。
有趣的是,据付新华介绍,雄性萤火虫在吸引异性注意时,亮度并不是主要的,发光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快慢才起决定因素。“发光时间越长,频率越快说明雄性个体越强,性能力越强。”尽管求偶竞争激烈,但雄性萤火虫却颇为绅士,公平竞争,从不打架。“所以日本人喜欢萤火虫,说萤火虫是和平的使者。”
另外,付新华还介绍说,路灯中有可见光,比如高压钠等,这种非常强的光,甚至可以将天空染成昏黄色。高压钠灯中含有致命的紫外线,萤火虫对于紫外线也非常的敏感。可以说,光污染对萤火虫来说是最致命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