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当天就完成了门特认定,还开好了药,不用再跑回来一趟,太方便了。”近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办理出院手续的吴女士,通过医院临床科室直接认定模式,顺利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特殊病门诊认定,成为我市医保服务流程优化的直接受益者。
据了解,此前,我市门诊慢性特殊疾病(简称“门特”)认定存在环节多、流程繁、周期长等问题,患者需在临床科室与医保部门间多次奔波。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海口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主动探索“临床科室直接认定”新模式,与海口市人民医院临床医生及院方医保、财务、信息等部门沟通,敲定采取“临床认定、线上审批”的便民举措。
“新流程实施后,符合明确诊断标准的患者,由临床科室医生依据诊断标准直接审核认定,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线上备案,实现门特认定‘即时办结’,无需患者自行申请。”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市人民医院的“门特”审批需在3天内完成,流程精简后,医院实现了实时审批,患者当天即可开具门特处方、享受医保待遇。
同时,作为海口市美兰医疗集团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依托集团资源拓展服务半径,通过医生驻点基层、药品统一配送等方式,集团内振东社区卫生服务站、灵山镇卫生院等9家基层医疗机构均可为群众提供门特处方开具及药品领取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医保服务。
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中心将以市人民医院的实践为基础,持续推动信息系统升级完善,指导更多医疗机构优化门特申请端口,进一步提升门特认定效率和准确性。此外,我市还将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的培训指导,保障“临床科室直接认定”新流程规范落地,让更多慢性病、特殊病患者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