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琼山菇乡种植基地内,村民对刚采挖的虎乳灵芝进行粗加工。 记者 苏弼坤 摄
C 编制规划绘蓝图
青山如画,林下生“金”。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海口规划林地面积约81万亩,全市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约61万亩。2024年,海口市已完成林下经济总面积约55866亩。目前,“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和“联户或联组”等林下经济模式已在海口逐渐形成。其中,林下养殖鹦鹉、蚯蚓、蜜蜂和实验猴等林特养殖模式崭露头角;利用羊山地区独特森林植被条件,林下种植石斛、金银花等林药种植模式前景广阔。海口作为省会城市、机场和港口等交通便利,林下花卉种植发展良好。
然而,海口林地资源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符良锋认为,海口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地理气候条件、资源基础、立地条件和环境承载力,优化产业布局,合理选择发展模式,突出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同时,海口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施扶强战略,优先推广林特养殖,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化种植,重点在石山镇、永兴镇、龙桥镇、龙泉镇、龙塘镇、东山镇等镇发展一批林下药材种植展示基地,重点推进石斛、金银花的规模化种植和加工。
据了解,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市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指导各区开展林下经济增量扩产工作。“到2030年,全市林下经济力争达到17.27万亩,年产值达到10.44亿元。”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将大力扶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构建林下经济产品加工与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流通体系,大力培育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我市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