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赋能智能建造、BIM系统优化施工方案、新型施工器械“大展拳脚”……当前,海口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越来越多“黑科技”落地开花。科技的加持,不仅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人安全,还有助于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推动项目施工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实现施工现场更文明、建筑品质更可控、行业管理更高效。
海南临空航空特货“超级运营人”项目现场,白蓝相间的新式塔吊正在作业。记者 孙士杰 摄
设备升级 建设提质增效
8月23日,走进海南控股旗下海南临空航空特货“超级运营人”项目现场,只见一部白蓝相间的顶加节自升降式塔机正有序作业。相较于传统塔吊,这部塔机顶部多出一台悬挂吊机。总承包单位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李省怀介绍,该塔机先通过塔头的顶部吊机将标准节吊装至塔身顶部,再通过套在塔身上的顶升装置完成顶升操作,有效提升了安装拆卸及顶升加节效率。
据了解,该塔机应用后,可让顶升加节作业的劳动力投入降低近50%、效率提高40%。“台风天气来临前,该塔机的塔臂不用拆卸标准节即可实现快速自动化下降,有效提升设备安全性。”中建三局项目安全负责人任荣杰介绍。
车辆川流不息的国兴大道上,海南中心项目在智能应用的加持下快速“拔节生长”。“项目开工以来,我们大力推进智能应用场景落地。”项目经理王赛赛告诉记者,项目运用新一代轻量化顶模平台“空中造楼机”,钢筋捆扎、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可穿插开展,如今顶升一个结构层(4.5米)时间仅需 4—6小时。
依据智能建造实施路径,海南中心项目在设计、生产、施工阶段,已实现28项智能建造技术,涵盖BIM协同设计、CNC幕墙智能加工系统、新一代“空中造楼机”、顶模监测系统等,实现数据的可视化、集成化。
技术多元 难题迎刃而解
“祥云”旋转环绕,银色幕墙在阳光下流光溢彩……24日,海南科技馆项目现场,螺旋上升的主馆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极具设计感的造型十分吸睛。
“项目造型新颖,外立面幕墙共由843片异形双曲FRP面板组成,施工难度大、对工艺要求高。我们通过3D扫描仪技术,进行三维建模深化,将工序进行前置处理和精细管控,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承建单位中建八局项目总工饶朝岛说,建筑主体呈螺旋上升状,结构根据平面轴网划分成92榀片状桁架,分为二三级两个钢结构层次,更好地连接主结构与幕墙曲面,也更利于施工搭设和后续维护。
与此同时,江东新区高品质饮用水水厂项目形象进度已超90%,全力冲刺9月底实现5万吨简易通水的目标。“项目地下区域深度和面积较大,地下地质结构复杂、箱体内部安装管道线路繁多,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项目技术员吉源介绍,项目采用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对重要工序进行模拟施工,让施工人员直观了解作业方法与检查重点。施工过程中,遇到工艺与平时管道冲突的时候,通过三维模拟进行复核,以保障施工准确性。
如今,数字项目平台在项目工程生产、管理、安全、生活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海口越来越多工程建设实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未来,海口将深入拓展智慧工地应用场景,有效实现施工现场更文明、行业管理更可控,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