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阿拉伯参加决赛的空暇时间,打乒乓属我最厉害。”7月31日中午,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海口中学2024届高三毕业生钟正在其教练蔡忠华的陪伴下,载誉飞抵海口,面对媒体的镜头时他调皮地说。
自2022年以来,钟正先后参加第36、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分别摘得银牌和金牌,并最终夺得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第一名,一举拿下海南省首枚五大学科竞赛国际金牌,实现海南从“0”到“1”的突破。
而此时,来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在家里等候他。
钟正(左一)在沙特阿拉伯参加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受访者家长供图
“实验的乐趣充满惊喜”
钟正出身于教师家庭,其父亲钟付华、母亲郑若蕊分别是海口中学和海口市第一中学的数学老师。他们深耕椰城讲坛25年,对钟正陪伴甚少。郑若蕊介绍,钟正从小托班开始便进入海口中学附属幼儿园就读,他从小爱好广泛,画画、架子鼓和乒乓球等各类爱好是学习生活的调味剂,他时常以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为偶像激励自己。
从初中开始,钟正对化学学科产生浓烈的兴趣。“很享受做实验的过程。”钟正介绍,在实验中会有不同的新发现,实验结论往往与预设的有所不同,从做实验到等结果,是探索未知奥秘的过程,也如同开盲盒一般充满惊喜。
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登淋 摄
兴趣使然,钟正开始迎接不同的挑战。2022年,钟正参加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摘得银牌;2023年,钟正再次参赛,与来自全国20个省份75所学校的558名选手对决,钟正与同学们组成的海南省队摘得2金9银,刷新海南在竞赛奖牌数量和排名的成绩。其中钟正以全国第12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
2024年,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队员选拔赛在北京举行,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集训队队员参加,最终遴选出4名队员代表中国出征。钟正是其中之一。从初赛到决赛,比拼共跨越半年时间。期间,钟正在教练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备赛状态,通过画画、打乒乓球等方式排遣压力、恢复能量。最终,钟正以实验分、总分均获第一名的好成绩摘得决赛金牌。
“拒绝‘死读书’,也从来没被父母和老师‘鸡娃’。”回首比赛经历,钟正感慨,除了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的收获,他印象深刻的还有闲暇时间与来自各国选手们在乒乓球台前的竞技,“论球技,我最好。”钟正得意一笑。
海口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登淋 摄
“想成为为国效力的科学家”
走进钟正家中,可见狭窄的过道里摆放着一个一人多高的玻璃柜子,柜子里陈设一家三口一百多张荣誉证书以及多个奖杯和奖牌,父母所获的“最美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证书,与钟正的“三好学生”以及各类比赛获奖证书比肩呈现。钟正的卧室里,书架上摆放日常看的历史、文学、心理学等书籍。拉开书桌下的抽屉,各类获奖证书几乎溢到抽屉口。
关于家庭教育,郑若蕊介绍,这些年几乎所有的陪伴都给了“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家孩子则像对待学生、对待朋友一般,尊重他,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2023年1月起,郑若蕊担任海口一中2024届高三年级级长助理,愈发一颗心扑在学生身上,而钟正寄宿在校,在其老师的陪伴下学习。“钟正高三这一年,我总共没给他做过5顿饭。”郑若蕊说。夫妻二人在教学上的努力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也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为他树立阳光、拼搏的榜样。钟正忠于热爱,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
钟正(右二)在沙特阿拉伯参加第5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受访者家长供图
“钟正同学善于思考,具有很强的计划能力和执行力。”一直陪伴钟正备赛、参赛的海口中学校长助理、化学竞赛总教练蔡忠华评价,钟正不仅勤奋好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很擅长学习,经常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前规划目标、步骤并及时总结,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以稳定的心态攻克学习的难关。
海南省教育厅在给钟正同学的贺信中表示,希望钟正同学在新的求学路上不畏艰难、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争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扛起时代赋予青年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历史重任。
“我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关于未来,怀抱鲜花的钟正憧憬,将把各界的重视化作驶向未来的动力,珍惜在北大学习的时光,脚踏实地,用知识充实头脑,以运动锻炼体魄,在化学的道路上为国攻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