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医生为周末前来就诊的患者检查牙齿情况。
“下一位就到您了,请到一号诊室门口稍作等待……”2月26日19时许,万家灯火逐渐亮起,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妇产科夜间门诊的医护人员们仍在忙碌,几位患者正接受问诊、检查或治疗等。市民王女士下班后来此做产检,“夜间门诊服务非常方便,让上班族不用请假就能方便地看医生。”
上班、上学时间无暇就诊,周末或夜间专科门诊也休息,这样的矛盾曾一度困扰着许多患者。如今,这个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海口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开设周末门诊、夜间门诊等延时门诊,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等便捷医疗服务,为群众健康“留盏灯”,满足多元化就医服务需求,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记者陈歆卓/文 孙士杰/图
2月26日晚,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患者在查看自己的检测报告。
门诊“晚打烊” 患者夜间能看病
“您的各项指标正常,宝宝正在健康发育,回去后记得适当活动,控制好体重。”2月26日晚,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妇产科夜间门诊内,副主任医师黄翠燕看完患者王女士的检查结果后,细心叮嘱了注意事项。
自从怀孕后,王女士就成了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夜间门诊的“常客”。“我和丈夫白天都要上班,不方便频繁请假。还好夜间门诊开到晚上8点半,现在我都是下班后来做产检。”王女士告诉记者,每次晚上做产检时,丈夫都能陪在身边,各种检查、拿药服务也可以同步运行,非常方便。
黄翠燕介绍,去年8月起,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开设了妇产科夜间门诊,工作时间为每周一 17时30分至20时30分,检验科、影像科、超声医学科等科室同步运行,患者可通过网络便捷预约挂号。“如果预约在夜间就诊的患者较多,我们还会根据患者的需求增加排班的医护人员,尽力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黄翠燕说。
如今,海口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工作时间,满足患者多元化就医需求: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口腔科开设夜间门诊;海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每周一、周三和周五18时至21时提供诊疗服务;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开设中医夜间门诊,提供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诊疗服务……
“晚打烊”的门诊服务,不仅方便了“上班族”和学龄儿童,也方便了许多需要儿女陪伴就医的老人。前段时间,市民马雯雯的母亲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定期针灸治疗。“老人年纪大了,家人都不放心她独自出门,好在省医院针灸科有夜间门诊,我们可以下班后带她来做治疗,现在病情已经好些了。”马雯雯欣慰地说。
2月26日,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解放东院区妇产科夜间门诊医生为孕妇看诊。
配套服务全 守护健康不停歇
“医生,感觉我家孩子比同龄人矮怎么办?”“咱们先测量一下孩子的身高,再看是否需要拍片检查骨龄。”2月24日正值周六,上午9时许,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内,主任医师裴玉英正为患者小周(化名)问诊。儿童医学部内,还有许多等待看诊的孩子及家长。
询问情况、测量身高、检查骨龄,一系列问诊及检查完毕,裴玉英给出了诊断:“从骨龄片上看,孩子的身高还有生长潜力,平时要注意进行生长发育管理。”听了医生的话,小周的家长心中“石头”才落了地。
“发觉孩子身高长得慢,就想带他做检查,但平常工作忙,总抽不出时间。听说市医院有周末门诊,我就赶紧带着孩子来了。”小周的母亲齐女士告诉记者,本来还担心周末拍不了骨龄片,来了才发现,挂号、看病、检查服务一应俱全,和工作日没啥区别,非常方便。
开设延时门诊,不仅要让患者能看病,更要能治病。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部副主任王丹虹介绍,周末门诊的上下班时间与工作日相同,医技检查、输液治疗、配药发药等配套服务也在高效运转,患者的就诊流程和平日里几乎没有差别,“针对患者的需求,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周末时段的检查和治疗服务,为更多患者提供便利。”
据了解,目前海口市人民医院已开设儿童医学部、心血管内科、皮肤科、眼科等十余个常规节假日门诊,坚持节假日期间门诊不停诊、检查照常做、住院不影响。今年2月起,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对周末门诊进行升级,将周末门诊服务覆盖至全部专科,患者可通过电话或网络方式便捷预约挂号。
2月24日,海口市人民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医生在为患者诊疗。
“上门”送健康 群众就医更便捷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群体对上门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孕妇、婴幼儿、腿伤患者等群体也不方便频繁往返医院就诊。海口将医疗服务“送上门”的“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有效破解了这类就医难题。
日前,市民刘女士外出时不慎摔伤了左腿,需要定期换药。“医生告诉我,海口好几家医院都在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只要在手机上下单,就会有护士到家里来帮忙换药。我在离家最近的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预约后,现在已经换了2次药了。”刘女士告诉记者,护士上门换药时,还会向她讲解护理伤口的注意事项,并在饮食方面给予建议。“不用出门就能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太方便了。”刘女士连连点赞。
近年来,海口持续推动市直属公立医院“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扩容增效,目前已有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医院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提供康复、陪护、母婴、医护随访等服务项目,打通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模式为提升护理服务的可及性搭建了更为高效、便捷、务实的桥梁,能够缓解医院就诊护理、住院压力,优化患者看病就医体验。”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将继续探索更加完善的“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模式,让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不断推动海口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在琼山区南江花园,通过“互联网+居家护理”平台,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护士长前往患者家为其换药。
记者手记
推动延时门诊更“可持续”
□记者 陈歆卓
过去,“白天没空看病,晚上没处看病”是许多上班族、学生患者的烦恼。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出夜间门诊、周末门诊等延时门诊服务,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患者利用休息时间就能问诊治病,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然而,要让延时门诊真正“落地生根”,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多方力量在各个层面做出努力。
延时门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政府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能够激发医疗机构开设延时门诊的积极性,推动延时门诊服务覆盖更长时间、更多科室,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延时门诊的背后,是人员、设备、空间等一系列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延时门诊服务能够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同时,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保障延时门诊的服务质量与患者的就医体验。
此外,还应通过媒体宣传、社会倡导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延时门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患者合理利用这一服务,选择在非高峰时段就医,缓解高峰时段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提高医疗系统的整体效率。
延时门诊作为一种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对于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延时门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支持、科学管理和社会参与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延时门诊服务进一步优化完善,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