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增效是百姓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海口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积极引进省外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市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将医疗服务的半径从大医院延伸到居民家门口。通过多举措的服务保障改革,海口正在逐渐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让百姓能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引进优质资源 发挥人才力量
“哪里不舒服?胸口闷吗?”近日,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室内,来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引进人才黄远桃细心地为患者问诊看病。
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室,黄远桃医生为患者看病。
2021年初,通过当年的“好医生”引进政策,黄远桃和妻子从长沙来到海口定居,成为“新海口人”。“我和爱人都很看好海南的发展前景,并且一来就享受到安家费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感受到很多福利。”黄远桃告诉记者,自己在此已工作三年,很明显地感受到海口医疗方面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能力更强,医患关系也更融洽,让我对未来海口医疗行业发展充满信心。”
“海南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很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下一步,老年干部的康养医疗体系搭建会是我的重点工作方向。”精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些都是黄远桃从内地大城市带来的经验,在未来还将继续传授给医院的其他年轻医生,帮助医院建立更多综合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医疗团队。
医疗是民生之需,人才是发展之本。近年来,海口通过柔性配合刚性引进“好院长”“好医生”的方式,吸引众多医疗领域专家来海口就职,为健康海口贡献人才力量。5年来,海口累计引进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908人,其中高级职称341人;博士15人、硕士155人。
海口还充分借助省外优质医疗资源提升服务质量,让本市患者不出岛也可享受名医优质服务。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全面引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借助远程诊疗让患者与上海专家“零距离”沟通;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专家不定期到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并指导相关工作,为海口妇女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上海医生通过Air Face智能移动远程医疗管理平台为患者诊治疾病。
优化服务方式 破解就医难题
“纱布、胶带都齐全了,患者的外敷药也准备好了……”日前,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护士长蔡桂程仔细清点药箱内的物品,确认无误后骑上电动车,前往琼山区南江花园的卢女士家中,为其父亲提供换药服务。
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护士长蔡桂程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换药。
卢女士的父亲不小心摔伤了腿,卧床太久导致压疮,行动不便只能在家疗养。通过线上下单,卢女士与蔡桂程约定了上门换药时间。“父亲现在下不了床,一开始我很担心怎么护理。现在有了居家护理服务,大大解决了我的困扰。”蔡桂程换药时,在一旁耐心学习换药护理的卢女士连连点赞居家医疗服务带来的便利。
“床上的枕头可以放置到身下,减轻背部压力,有助于伤口恢复。”熟练地给卢大爷换完药后,蔡桂程还向卢女士详细讲解了护理细节,并在饮食方面给予相关建议。
如今,海口各大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护理工作可及性搭建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桥梁。2021年,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被纳入海口市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今年6月,海口市中医医院也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先期开展导管护理、居家康复、静脉治疗护理、中医护理、母婴护理、皮肤护理等26个护理服务项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甲中医院的特色护理服务。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人们对专业医疗护理、康复护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孕妇、婴幼儿等群体也不方便长期往返医院就诊,“互联网+护理服务”有效破解了这类人群的就医难题。“未来,将继续探索适合海口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方式,让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构建连续性护理服务,不断提升市民看病就医获得感。”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开展对口帮扶 完善服务网络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地级市和直辖市的区),海口成功入选。
目前,海口正在推进由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依次牵头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4个公益性城市医疗集团,各医疗集团医院对口帮扶卫生院开设各类特色门诊,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为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提供坚强保障。
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生使用温热电针综合治疗仪缓解患者不适症状。
走进新坡镇卫生院二楼住院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护士站,等待办理入院手续的患者们有序等候。每一个病房门口都张贴着病人主治医师和护士名字,病房内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作为龙华区城市医疗集团的牵头单位,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在2021年帮扶新坡镇卫生院成立住院部,不定期派驻呼吸消化内科专家前往新坡镇卫生院坐诊,一年多时间已累计收治300多名住院患者,开展7项新技术医疗诊疗服务,有效地满足乡镇农村群众的看病需求。
在新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用显微镜观察病理。
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院负责龙华区龙桥镇、龙泉镇、遵谭镇、新坡镇4家基层卫生院的点对点帮扶工作,未来计划将新坡镇卫生院的成功经验带给其他3家卫生院,帮助龙华区更多基层卫生院建立住院部,同时将该院的特色技术带到基层,在基层卫生院开设更多特色门诊,让基层百姓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下一步,计划全面落实各医疗集团牵头医院派出骨干到分院任执行院长,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发挥牵头医院大专科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专科共建、教育培训协同合作、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各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记者手记
打通居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筑牢人民健康屏障的“压舱石”。
如今,海口多措并举,多方面、多形式地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常见病。把患者留在基层,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留在基层,不仅减轻了交通成本,还节约了很多往返市区的时间成本,提高群众就医幸福指数。此外,在省外优质医院专家的帮扶下,海口市级医院的医疗水平也不断增强,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提升海口医务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让市民不出岛也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在不断提升医疗能力、夯实医疗基础的同时,还应该继续加大医疗人才的引进力度,相应建立高层次人才子女入(转)学、随迁配偶就业等制度,着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愿意扎根海口。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强基层,注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拉进居民和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分级诊疗体系和急救绿色通道能够服务于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打通居民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