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底色 铺就锦绣画卷
每天一大早,秀英区富教村村民张勇昌都会在家门口的“生态河道”边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人居环境治理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河清岸绿、鱼翔浅底”,是海口大小河湖的现实写照,折射出海口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不懈努力。
十年来,海口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3.02到2.08,是2013年(当年起执行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至2021年期间海口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变化远不止于此——PM_2.5、PM_10等污染物浓度屡创新低,优级天数率屡创新高,蓝天“含金量”逐年增加。
生态好不好,鸟儿也知道。2013年以来,在东寨港保护区观测到的鸟类记录从180种增加到219种,尤其是黑脸琵鹭等珍稀濒危鸟类,时隔多年再现。
比生态数据更直观的,是百姓的感受:漫步城乡,不经意间会遇见方寸之美,推窗可见绿、开门见景、出门即入园。放眼海口,全市湿地率达12.7%,森林覆盖率39.60%,林木绿化率40.08%,湿地保护修复成果正在显现。
这十年,海口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乡功能,努力打造美丽整洁的城乡环境;因地制宜,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勾画出了产业兴旺美好蓝图。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创建,连续七年获评“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