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市民在海口文峰灯光球场打篮球。 海口日报见习记者 孙士杰 摄
9月26日晚8时许,海口湾世纪公园热闹非凡,绿茵场上足球比赛正酣;广场空地上羽毛球翻飞,陆冲、轮滑爱好者“花式炫技”,广场舞人群伴随音乐舞动;漫步道上不时闪过夜跑的身影。夜愈浓,椰城夜生活愈“沸腾”,市民纷纷选择运动健身,用花式运动打开夜间新潮流。
夜间运动满足社交需求
太阳落下,飞盘升起——是市民莫浪所在飞盘俱乐部中常用的组局“暗号”。“8月初接触飞盘以来,每周至少会抽出3个晚上和‘盘友’一起度过,越玩越上瘾。”莫浪告诉记者,作为当下时兴的潮流运动之一,飞盘趣味性、强社交是最吸引人的地方。“一场30个人,一般6人对6人轮换着玩,基本上玩几场下来就又多几个朋友。熟悉以后我们约着一起去露营,‘盘友’从此变成挚友。”中场休息的莫浪擦了擦汗笑着说。
对上班族小瓦来说,邀朋友晚上下班后打一场腰旗橄榄球,是件既痛快又“治愈”的事。“这项运动需要团队配合,很容易就能让场子‘热’起来,是很好的线下社交方式。”小瓦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海口魔鬼鱼俱乐部有200余名腰旗橄榄球爱好者,虽来自各行各业,但快乐、自信的腰旗橄榄球文化让大家心相连,“在绿茵场的夜风里跑一跑,和朋友们聊一聊,白天的疲倦和压力便一扫而空。”
当晚21时许,位于琼山区梧桐路的未莱星篮球公园,6个篮球场悉数满员,篮球撞击声、球鞋摩擦声、人群喝彩声不时响起,久久回旋在公园上空。篮球公园负责人游贺东透露,公园一般在晚上7时左右到达人流量高峰,每逢周末,晚上的场地都需要提前一天预定。
健康生活引领夜间新风尚
有别于需要呼朋唤友的团体运动,家住明珠路的市民陈女士喜欢当“独夜行侠”。“只要天气好,没有特殊情况,我每天晚上8点准时开跑。”在万绿园曲型跑道上,陈女士告诉记者,一开始也尝试过晨跑,但晨跑后上班感觉更疲惫,换成晚上跑步后,不仅丰富了夜间生活,第二天精力也更充沛。
沿着碧海大道绕海甸岛一周、沿着长堤路绿道一路至云洞动图书馆……是夜骑爱好者林伟鹏最常骑行的路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每晚骑行约15公里,顺便用头戴式摄像机记录沿路风景,海口风景这么美,一边休闲一边锻炼,太幸福了。”每次夜骑前,林伟鹏都佩戴专业防震手套和安全头盔,将心爱的山地车擦得干净发亮。
市人民医院康复学科医生杨斌认为,夜间锻炼好处多多。一方面,经过一日三餐的补充,夜间锻炼能达到很好的运动效果,可预防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等;另一方面,运动后会产生轻微的疲劳感,能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晚饭后一小时是最佳运动时间,但夜间锻炼谨防着凉,运动前后要做好防护,运动强度需循序渐进。”杨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