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 海口 原创 国际 国内 社会 财经 体育 数据

海口推进青年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

2022-08-11 08:45

强化保障 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近日,青年志愿者林倩趁志愿服务的空隙,从“公益海口”小程序上领取了嘉艺坊蛋糕店的兑换券。看着做志愿服务换来的蛋糕,林倩非常开心。

“在‘公益海口’小程序注册登记且志愿服务时长达30个小时的志愿者,可凭个人服务积分兑换相应的礼品。”林倩告诉记者,较低的礼遇兑换门槛以及方便快捷的礼遇兑换方式,让青年志愿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暖心礼遇。

从她用手机展示的项目可以看到,目前已上线的礼品包括公交卡、手机充值卡、雨伞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家用电器,以及多家电影院和蛋糕店的通兑券。

欧阳资表示,志愿服务回馈最终目的不在物质上的交换,而是通过形式的创新,改变爱心的“单向流动”,实现正能量的“双向循环”,从而撬动全社会更大的志愿服务热情,播种更多的爱心。

“学校是我参与志愿服务的起点,在为别人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也收获了快乐。”202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的韦聪林,目前是海口市青椰志愿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起初参加志愿活动,是响应学校的号召。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韦聪林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深入的理解,目前累计服务时长达647小时。

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韦聪林已从“参与者”成长为“组织者”。2021年海南省社区青春行动公益创投大赛中,他和团队参赛的“垃圾分类12+”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十大优秀项目。

如何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如何推进青年志愿者项目更好发展?

近年来,团市委落实校地共建机制,利用海口地区院校分布较为集中的优势,不断加强和本地大中专院校的紧密协作,推动校地志愿服务同频共振。

为促进正能量的“双向循环”,团市委与部分大中专院校合作,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和奖(助)学金等考评体系。在相关评选中,把志愿服务时长作为推报优先条件。

鸿鹄展翅千万里,砥砺奋进正当时。下一步,团市委将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统筹指导、组织协调全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引导志愿者用青春担当擦亮志愿服务“青”字招牌。

[来源: 海口日报] [作者:周慧] [编辑:施路平]
电脑版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